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情為何物

發布日期:
作者: 李台山。
點閱率:3,484
字型大小:

半年前一個濛濛細雨的清晨,我從台北急急開著車趕往台中開會,就在上高速公路交流道的轉彎處,見到一隻被壓得支離破碎殘屍的小鳥旁,有隻類似小八哥的黃嘴黑色小鳥,在它身邊跳來跳去,並且用小小的嘴尖,叼起地上的肉塊和羽毛,把它們放在一起,同時不停地啾啾啾,悲傷急切地叫著;當下我無法知悉牠在呼喊什麼,但見其狀完全可以理解它悲泣不捨的心情,我刻意放慢車速,並且打開顯示急剎車的閃黃燈以策安全,然後緩緩把車靠近牠身邊,打開車窗探頭往外看,見它小小身軀卻毫不畏懼,繼續焦急來回跳著、呼叫著,彷彿向路人求救,車子一輛輛不斷擦身而過,牠的求救無人能助,真是天不應、地不靈,此時此地,我也不能把車停下來,妨礙交通,再說即便下車也無濟於事,只能懷著滄然的心情,無奈離開現場,往既定行程走,車子在高速公路上飛快奔馳著,離台北越來越遠心情越沉重,剛剛的一幕重現眼前,那個小小的黑色身影,彷彿一直撲打著沉重的心靈,突然間,泛出一種對自己有難不救,無憫無情的自責。
「太和壬年乙丑歲;赴試并州,道逢捕雁者云:『今日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喝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丘。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隻影向誰去?」金朝太和年間,年僅十六歲的元好問(生於西元一一九○年)在赴京趕考路上,恰遇墜雁之事,感懷萬端,於是買下了雙雁,將之今葬於汾水之畔,作了以上記述並為其賦詞,成為留傳千古的頌情佳句。
佛家言,世人無知有情為苦,生命之於有心識,有感情而執著在六道輪迴的生離死別,很難超脫,所以誰能無情,誰能不苦。相對於有情,山河大地,草木土石等則是為非情或無情,然這僅是凡人對名相的斷章取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既是無情,因是護花,而化為有情,落花的悲,剎時成了生命成長希望的喜悅,雁丘裡生死相許的默然,輝映出被歌頌的光彩,生命盡於此,則已進入最大的圓融;這也讓我們領悟到,「情」這個字,不是期待,不是目的,更不應執著,它是生命修為中一個必然的過程。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