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在每一分鐘的時光中─懷念父親

發布日期:
作者: 陳世聰。
點閱率:2,438

爸爸已經息了他一生的勞苦,回到天父的懷裡,回顧和他重疊的日子,小時候因是單親家庭,大部分時間是奶奶在照顧,那時眼裡的父親總是在外忙碌勞苦,早年爺爺去南洋謀生賺取僑匯寄回養家糊口,後來爺爺客死他鄉,不知所終,而家中惟一的哥哥也在二十歲病逝,獨留孤兒寡母,易受鄰里大戶欺負,兒時常聽奶奶提起這段悲慘的往事。因祖父也是孤兒,寄養在親族家,因此家中也沒什麼田產,小時候看到的父親是:只能在別人典當給我家的田產中種植小麥、高粱、玉米、花生和一些蔬菜,耕作辛苦而收成卻有限;另當時的農家都有養豬,但用來餵豬的一些較難吃的菜蔬和野菜,營養不夠,養一批豬往往要近一年才長得夠大能賣,賣豬是當時村莊的大事,豬販開來貨車,帶來超大支的秤,來秤豬的重量,豬被架起的慘叫聲,吸引了左鄰右舍大人小孩的圍觀,有如辦喜事一樣,當然賣豬的錢是當時一筆不少的收入,接下來幾天,我們的三餐就會出現較好的菜餚和零食。
但大部分時間他都在田裡忙著莊稼和種菜,播種、澆水、施肥、拔草、收割,小時這些農事少不了我們一份,有時我受不了那枯燥乏味的農作工作,而採取「稱病」和「尿遁」,但事後父親責備我時,我以裝可憐和裝可愛回應,他也不曾惡語相向。後來年齡漸長,兩兄弟的學費和花費日增,父親也發現有限的農作根本不敷使用,於是他開始了多方打零工的生涯,任過豬隻屠宰場工人、花崗石廠工人、金湖鎮公所工友、正義里公所村丁、清潔隊員、建築工、和建築工人廚司等,靠勞力體力賺錢養家,備極勞苦,全為栽培兒孫出人頭地而辛勤付出。
我讀小學一年級時很頑皮,老喜歡爬到奶奶的疊椅最高處再跳下來,後來跌倒腳踝嚴重扭傷,近二個月無法上學,當年沒有醫生,父親為了讓我早日康復,老遠背著我走到后盤山去找一位遠房親戚推拿,但是蒙古大夫效果有限,扭傷經二個月才好。後來我國中畢業赴台南去讀師專,有次他去學校看我,我帶他進入校門,遇到同屆女同學,我很不好意思地跟他介紹我來自金門的爸爸,沒想到對方畢恭畢敬地向我爸鞠了一鞠躬,相信我爸當時一定以我為豪。
後來我大學畢業,他還專程從金門到國父紀念館參加我的畢業典禮,還和當時還是我女友瑞芬合照。並且那時也不計前嫌和當年分手的前妻─我媽見面。後來很奇妙地,民國78年元旦我們在台北和平長老教會結婚時,我的父母和芬的爸爸同時出現在我的婚禮中證婚祝福,父親對我的愛可見一斑。
幾年前父親身體漸漸衰老,也放掉他喜歡餵養的牛羊雞鴨,真正地退休,但腳部無力較少出門,約二年前髖骨跌斷赴台手術,重新思考信仰的意義,子媳與他分享耶穌救恩,他也願意開始嘗試開口向上帝禱告,醫治他和減輕他的痛,讓他能平靜安穩一覺到天亮,上帝也施行奇妙的救恩,終於在108年1月26日在夏興老家接受李坤南牧師洗禮,在家人與眾弟兄姐妹的見證下受洗成為神國的子民。
綜觀父親一生早年勤奮努力,為養育子女而勞苦奔波,對鄉里宗親事務,熱心參與,不遺餘力,晚年歸信基督,性情蛻變溫柔親切,對待兒孫百般呵護照顧,更戒除長年的煙癮和(保力達B)酒癮,在基督裡成為新造的人,足為後輩子孫榜樣, 願神讓老人家的精神永遠存在我們心中的每一分鐘時光中。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