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歲月漫過金門館

發布日期:
作者: 蔡其祥。
點閱率:3,566

一路走來,我踢踏著,揚起的塵土於動靜之間,在天地盪起對未來的徬徨和無助。空中飄蕩著冰涼的雨,街道少了閒散的人影,雨越下越跋扈,讓我有點慌張,索性躲進一家小吃店,點碗熱食,等雨停。攪拌著黏稠的麵茶,香甜氣息竄了出來,撕開冬日沮喪的心情,有些事情就如壞天氣,烏雲會散去,晴天就會來臨。
雨後人跡寥寥,瀰漫著蕭瑟的岑寂,我邊走邊看,有些人事物儘管瞬間看見的只是表象,也會折射和返照自我的苦與樂。心生一念,如果沒有修護老家的煎熬與期待,是不是就能忽略浸入體內的慚愧?如果老家的永續不是我的責任,為什麼我會困在這個位置無法自拔?現在的我如同渡船,分辨不出是駐留於此,還是即將啟航?在命運的河裡隨波逐流,猜測不出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希望有神聖之力擺渡自己,穿越風霜與晦暗。
再次來到金門館,修復過後的氣勢迥然不同。正門的門神更是震懾人心,粉面、鳳眼、手持金鐧的秦叔寶,面黑、怒目、手持金鞭的尉遲恭,細緻的畫工折射出剛毅神氣的造型,特別是那雙眼睛,不怒而威,走到哪裡都覺得眼神一直盯著我瞧,本來糾結成一團的心事,以及那些自以為是的刻度與標記,都被祂們看透了。我明白清醒與迷醉、現實與夢想,不能否定也不可輕視,彼此依賴,形成生命的架構和藍圖。
拜殿的柱珠、托木、隨木、瓜筒等,修舊如舊,讓我深深地銘記。目光不只是逗留在鰲魚、虯龍、螭虎的雕刻,我還望見過去的某段時刻或某個場景。往來金門館的每一個人都是勇者,多想風雨無懼地走下去,就算世事既有定數,依然敢於承擔時光帶來的銷蝕,接受命運帶來的變幻。
有那麼一會兒,我靜靜坐在中庭的台階,卍字不斷的鋪磚,經過五味雜陳的煙火渲染,悲歡冷暖的世情沖洗,來時的道路早就無法尋覓,唯有記憶的篩子不停地過濾遠逝的年月。水師沒落、港口變遷、城鎮都市化,使得金門館的功能和蘇王爺的信仰都有了轉化,但是我依舊會回到這裡,享受片刻的孤單與清靜,以抵抗無味的喧囂。
放下心底漫長的陰影,輕輕閉上雙眼,心頭溫溫潤潤的,感覺建築物周圍的靛藍色化作一片汪洋,我是一艘船靜靜地漂浮,隔岸燈火已闌珊,變幻莫測的事物是海面吹皺的浪花。我在尋找著已經失去的方向,一切都顯得很舊很遙遠,不能掌握和抵達,無邊無際的大海,隨時都能淹沒我的渺小。空濛中,我聽見雄渾沙啞的聲音,祂說,無論遇見什麼都是虛妄的,不要讓意志隨幻覺而轉,讓它興起,亦讓它消退。
我以身形參與了時間,並在空間中佔有位置,容受各種主張與標籤,應對任何考驗與困難,幾多浮沉,藉由金門館一方獨有的恬靜自在,歸向一片無色無味的思維。
點燃一炷香,香點燃的剎那亦如被點亮的心靈。虔誠地跪在蘇王爺面前,感念祂的慈悲庇佑和引導帶領,把心底的期望和恐懼一併交付。香煙輕輕揚起,柔和沉穩,替我撥開執迷,治癒嵌入身心的徬徨,坦然許多。
風暖了,中庭的老櫸木醒了,傳來幾聲啾啾鳥鳴,猶記當年樹下老人的下棋聲餘音未了,如今夕陽往前漫溢,餘暉映出的影子斜斜指向遠方。啜口地骨露滋潤乾燥的喉舌,清風翻閱金門館裡的溫涼,我在辰光的一角,讀著生活散落的詩意和歷史遺留的秘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