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金蘭之香,傳唱軍旅親兄弟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延宗。
點閱率:3,152

近年來,常在網路瀏覽到這樣訊息:「沒有劉備,張飛就是個賣肉的……」,旨在強調團隊的重要,實際上劉備關羽與張飛等桃園三結義,長久在坊間傳為美談。許多知心好友相交契合之際,至終亦如劉關張三人「恩若兄弟」,也會效法桃園三結義,讓團隊更加堅強。
張學長幼年時,因家境欠佳,課後總要幫助家務,從田裡工作到市場賣菜,身為長子的他從沒躲得過,而他同班好友劉學長,老爹是個經商有成的大老闆,劉學長看到同學如此辛苦,總會在旁鼓勵,也常私下買些零嘴為他加油,升上小六時,還仿效大人結成拜把兄弟。國中時,張學長為減輕家中負擔去讀士校,下部隊後二年再轉到軍校,而劉學長高中畢業後,因個人興趣也考上軍校,成為志願役軍官,兩人成為官校校友,雖然不曾待過同單位,但在生活與工作上始終不忘相互分享與加油。
周學長、吳學長與何學長……等五人,官校入伍訓練時同連,在教育班長鄭學長領導下,全班都很團結,而以他們五人最有默契,結訓後各自回到不同學校繼續上課,但他們的交流並沒有中斷,定期連絡與聚會後,革命情誼越加深厚,半年後還成為結拜兄弟,由軍校教育到分發部隊,五兄弟由相互鼓勵到相互提攜,生活工作有問題相互勉勵與協助解決,平時則相互提醒進修與把握訓練機會,五個人到五個家庭都如此密切往來,相輔相成的結果,真是應了「兄弟同心,其利斷金」這句話。
林學長、鍾學長兩人同時由後山考上官校,自入伍訓時即同一連,林學長語言能力強,對話時總會冒幾句外語讓人驚喜,鍾學長數理好,表達能力一流,分析事理頭頭是道,兩人各有專長,課業相互請教,處事相互欣賞,很快便成為麻吉。某次外出遊覽時,同時結識一對姐妹花並交往中,在他們官校畢業後,還雙雙發展成浪漫結局。鍾學長很會讀書,在取得成大博士後返校教育英才,林學長由國防語言學校進修到駐外單位服務,最終選擇退伍後投入語言教學工作,不同專長與相異工作,兩人的交情依然如故,原本曾談及結拜,並沒有焚香說誓的儀式,卻在結成連襟後,親上加親,情感更加濃厚。
由北台灣考進官校的洪學長,每逢放假時,家住高雄且係獨生子的楊學長,經常邀請到家中作客,官校四年,洪學長休假時便在楊公館吃住四年,久而久之,楊家倆老也都對他視同己出,而兩位學長除了有官校革命情感外,真的比親兄弟還親。官校分科後,遠在北部分科教育的楊學長在一次山難中失事,在南部受訓的洪學長難過之餘,除了協助處理後事,還不時安撫兩老,親口告訴老人家:「雖然老楊學長已不在,但還有他會孝順他們到老。」而洪學長金口一出,真的沒有食言,且獲得與洪大哥同住的洪伯伯支持,結婚生子之後,就接楊伯伯兩老住在一起,這金蘭之香,特別芬芳濃郁,長遠流傳。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