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馬背上的洪玉芬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2,757

認識縣籍作家洪玉芬不算太早,約莫十餘年,但每為她的慷慨、才華折服,記得多年前與牧羊女、楊樹清等,參加她在金門發表會,她打扮做中東婦人,亮麗上場。她不是故作艷麗,中東、非洲她出入不下百趟,非常同情當地婦人桎梏命運,如此扮相為解說中東婦女。同鄉聚會常常調侃她,要被中東親王擒做「押寨夫人」了,她氣度大,不曾怪責我們。
洪玉芬公司位於長安西路,我曾經到訪過幾回,從最早她身為公司主力,跑遍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後來退休的先生、學有專長的兒子加入經營,攜家帶眷衝刺事業。一加一當然大於二,同時也讓她的身分更多樣,總經理、妻子、母親,必須用超合金鏈條,才能鎖好,所以會讀到洪玉芬在機場忙著找兒子,擔心他怎麼沒搭上預訂的班機;從母親角度出發,才能人飢己飢,到訪奈及利亞聽聞重大車禍,悲從中來,業務參訪如同悼亡之旅。
企業經營,不就利益掛帥,洪玉芬不同,作為台灣商旅代表成員,經歷台灣在國際地位的轉移,見證中國強勢,以政治力、經濟力介入非洲、中東等區域,反觀台灣影響力如同潮退。潮退有潮起的時候,正是相信她與代表團的努力,能夠發揮作用,秉持雖千萬人吾往矣決心,洪玉芬與她的塑膠日用品加工機器成為台灣驕傲,蹲踞在各國廠房,為一個企業、幾百個家庭貢獻,這必須有蠻力、傻勁,才能逆轉勝,於沙漠引水,成為綠帶植披。
  機械的作用力變成文學的能量,在於洪玉芬不只賣出機器,也賣出人情。於是會讀到她陪同遠自蘇丹來的技師,在台灣找了好幾處廠房,只為多年前一組老零件,費耗時間比賣出一架機器還長,洪玉芬全程陪同翻譯,終於化不可能為可能。洪玉芬售出的機器不只插電,還外接了台北營運核心,她是企業家,更是國民外交大使。企業營運要緊,國家尊嚴更不可失。
這一些累積,成為洪玉芬抒發的能量,在剛性機器中,找到柔性線條,人事物是踏履中的一餐、一段河景、一串陀鈴,或者蒙著頭巾的女人,離鄉背井成為非洲驕傲的中東人。一部機器,一張合同,說明文的背後滿滿是抒情,數字與文字本來各自傾斜,而今平衡為融合產業與散文的好作品。
〈馬背上的舞步〉談企業經營與台灣競爭力,以及難得的放風時光,一躍上馬背,顛簸中,先天下之憂而憂,「沙路,崎嶇、凹凸不平,難以行走,像極了我的埃及歷史行旅……我小心翼翼,順尼羅河的流向,一步步踩過河流流過的土地,無論沼澤或乾旱、富庶或貧瘠……天地一線,望去似無盡頭,個人渺小如沙海中之一粒」。〈安哥拉的白日與黑夜〉,「當白日退去,夜已深,這場意外,一個我不知的數字,神秘、迷惑如黑夜,把我自白日的浪漫推開,來到黑夜,一個我不知的世界」。
企業家篤實性格作為先發,跟上散文家擇景發抒,洪玉芬外景與內在兼具,不忘作為台灣人職責,跟身為人的浩歎,在乾燥處適時灑水,於柔情處收束提問,材質不同本來難以黏補、焊接,洪玉芬行雲流水間,為沒有表情的機器,開一朵微笑花蕊。
自古以來文學、金錢難兩全,這般結合常見扞格,但縣籍作家洪玉芬為我們證明,事在人為。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