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一位新聞圈好友辭世
今年四月六日,新聞圈又走了一位重量級的傳播人─銘傳大學傳播學院院長倪炎元,我和他在政大結緣,又同一天進入中國時報服務,當了廿幾年同事,雖然只是君子之交,但對他的為人處事卻是敬佩有加。
我在七十一年考上政大新聞研究所,當年研究生有分配宿舍,兩個人一間房,政大研究生宿舍在校外,與學校隔了一條馬路,我被分配在420房,對門419房就住著倪炎元,他是政治所研究生,雖然就住在對面,但是我和他竟是「對門不識」,原因是我的一位學長告訴我,你對門住的人曾是「政青」的激進者,被學校當局註記,警告我最好不要去打交道,而我信以為真,所以除了偶而碰面點頭之外,不曾交談過。
當時因為要趕兩年畢業,所以第二年就常在社科大樓找資料及準備寫論文,時間真的很緊,一直到七十三年六月論文口試通過,拿到剛印出來的碩士論文,我才認真思考,應該跟對門的室友打個招呼才對,否則實在太失禮了。所以有一晚趁著他也在,我拿了一本論文敲開他的門,我們才正式認識,我跟他抱歉因為之前有所誤解,希望他不要介意,之後聊開了大家誤會冰釋,在離開校園之前就比較常串門聊天,兩人才逐漸熟起來,炎元帥氣溫文儒雅也健談,他也告訴我當時是為爭取「政青」的言論自由,不願事先送審才導致有一期「政青」被停刊。
之後我去服預官役,在三軍大學教材科的電視製作中心幫教官製作教學節目,同時兼校長言百謙將軍的照相官,七十五年退伍時候,我請言校長幫我寫一封推薦信寄到華視,當時我同時參加中央日報的招考記者錄取了,但去上了一天班我覺得不是很對味,所以華視新聞雜誌通知我可以去上班,我就離開中央日報去文從道製作,陳月卿主持的華視新聞雜誌擔任執行執作。有一天就在華視大樓前我碰到倪炎元,許久不見兩人很高興寒暄了一陣子,他告訴我他在前新聞局長邵玉銘處籌辦一本雜誌。
過了幾個月,正逢報禁要開放,有一天中國時報上刊登一則該報要甄選記者的廣告,因為在華視新聞雜誌的工作有點不適應,所以決定換跑道去甄試平面媒體記者工作,沒想到這次甄試我和倪炎元都是榜上人,其他還包括:莊佩璋(曾任時報副總主筆)、沈智慧(後轉跑道選立委)、夏珍(曾任時報採訪主任、總編輯)、林照真(前台大新聞所所長)等人,也展開之後我們在時報長達一、二十年的同事緣。
倪炎元之後在報社歷任專欄組記者,專欄組主任,特案中心副主任,特案中心主任,主筆、總主筆等職務,而我則先在教科文組主跑文化、出版、社團和消費等路線,七十八年後調社會組,一路由撰述委員而社會組副主任、主任、採訪中心副主任,時報易主,我和炎元先後離開,他退休轉進學術圈,我則到時報週刊待了五年,之後才回到金門服務。
我們在時報當同事廿幾年,雖然在不同部門,但每天幾乎都會碰面,尤其是後面十年擔任主管職,見面的機會更多,下班後偶而在編政組主任永嘉吆喝下去吃宵夜,大夥天南地北談天論地,其樂融融,前些天回台北和劉永嘉、呂理德、江昭青等前老中時見面,談起和炎元的那一段,大家都唏噓不已。
回金門服務,有一次回台竟在公館和炎元偶遇,因為在三大服役時的前梯學長丁榮國就在銘傳大學金門分部兼課,所以他也問我若有空檔是否可以去兼兼課,我原本也同意,但因忙加上路程遙遠,以致後來並沒有實現承諾。
倪炎元去年就傳出生病消息,他的女兒曾發文給媒體等外界單位,表示她親愛的爸爸,因為肝腫瘤的原因,多日奔波在醫院中,已經持續治療了半年左右的時間,目前的狀況並不太樂觀,很需要大家一起幫忙集氣。可惜大家的集氣並沒有用,才過完清明節的隔天就傳來他的噩耗,真是天不假年,斯人也有斯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