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王永仁的人生故事

發布日期:
作者: 王先正。
點閱率:1,948
字型大小:

民國27年:王永仁與家人住在馬巷牖民學校的教室,母陳氏及弟妹與雨嫂、安茨嫂及其幼年子女等同住一室,他與雨哥及雲香哥等男性同住一室,大家度過最簡單之春節,沒有拜神明祖先,也無錢購置新衣外遊。不久,因牖民學校要開學上課,通知住該校的難民自行覓址居住,永仁與雨哥等就近租厝於後街(仍在牖民學校附近),三家共住一處,分為兩寢室,男者一室,女者及幼孩一室,均用木板架舖為床,並向救濟會具領救濟金,為改善生活又與雨哥及住附近難民,相伴上山撿樹枝燒飯,以節省買柴火費用,傳說山上有虎,村民不敢上山,以致樹枝特多,但難民為著生活,仍然冒險帶著鐮刀、扁擔上山取柴。
正準備轉進同安縣城郊,忽接到有關當局秘密派永仁回鄉從事地下工作。永仁想到國家有難,需要青年出力,不敢推辭,家人亦不知情。為了避免佔領家鄉的日寇起疑,家人一併回鄉,雨哥及安茨嫂兩家見狀,亦隨永仁搭同艘帆船返金門,船小人多,在海上漂泊了兩日夜,夏季艙內擁擠,坐臥不安。船靠後浦同安渡頭橋邊,有數位偽維持會人員登船檢查,大家應付幾句話了事,大伙挑行李提衣被,走回到家鄉後盤山,祖母李氏喜出望外,跪在深井(院內)燒金帛,叩頭拜謝蒼天庇祐,得以全家團圓。永仁想到黨國賦予重任,誓作沙場鬼不做亡國奴,看到家鄉今非昔比,發現日本男人赤裸在外洗澡,初見非常不習慣,日人僅用丁字巾遮下部,如獸類之尾巴。
經過多日考慮,要以何種身分來探訪敵情?最後決定還是以農業為宜,因永仁出身農家,上山下海都熟悉。不久與上級取得聯繫,開始工作,有時挑起畚箕上山撿牛、馬糞,有時牽著騾子下海取泥水或鹽沙,到處看看路線及各地形勢回報。由於早晚赤足踏著露水,不久瘧疾復發(去年在馬巷曾患此病),此時在淪陷區物質缺乏,營養不足,一病數月,永仁開始天天發冷發熱,往後浦請教中醫師,服藥後稍癒,但第二天又再發冷發熱,改服唐拾義白藥丸,連續服藥數日,但至第七天上述病狀又發作,父親九鐵教他唸「正氣歌」治病,快速唸,唸至身上發汗,但仍是再度發冷,後來自找祖傳中藥秘方,挑其中一帖服用,藥方為:草菓、青皮、知母、貝母、檳榔、常山、半夏、計七味,每味二錢合末以酒泡製後密為丸,連服兩週則見效而至痊癒。
民國28年:永仁患瘧疾病癒後身體需調養,所以在家時間較多,有一天看祖母李氏在廳堂做事,永仁用鉛筆素描其臉部相貌,經數次修改後成為半身相片。後來又想到祖父光墻公晚年並無遺像,其相貌與父親九鐵很相似,乃參照父親相貌並略為回憶祖父面貌,用鉛筆描畫臉型加上三部鬚,有人說祖父畫像較成,也有人說祖母像比較成,兩張半身畫像裝鏡框掛於廳堂。永仁又參照掛在廳堂已有數十年之「財子壽」,照其尺寸描畫一幅並著色,自行裱褙掛於廳堂中,親友來舍看見,都稱讚欣羨,舅父看到永仁對繪畫有興趣,建議永仁日後可到南洋從事廣告事業。
五月,日寇侵占廈門後,九月一日將金門治安維持會改組為金門行政公署,屬廈門特別市管轄,九鐵被指派為盤沙村村長,偽行政公署後來每月出版發行公報,發至各村辦公處,該公報亦是永仁所需情報之一部份,為便利工作起見,建議父親九鐵以隔壁西面舊厝(坤堅嬸婆交代管理)為村辦事處,永仁利用晚上在該舊厝處理工作,名義上以自修國文,將父親保存的古書搬至舊厝研讀,在此數年期間,對永仁研讀國文有很大幫助。夜間如有任務接觸遲歸,則告知家人要上山巡視,以防小偷盜竊農作物。夜間出門,必攜帶木挑一枝,遇到鄉人則告以要捕小偷。佈置妥當,事事避免引人注目。有時因工作需要到城區瞭解情形,並與同志交接意見,乃以農民身分挑擔子買火灰,沿街走巷邊看邊叫賣,若登門入室,也無人嫌疑。多次挑著農產品到後浦販售,有一次挑地瓜排在街邊賣,賣很久仍無人成交,忽然有位白先生叫永仁送貨到其家,照所開價錢秤重購買,永仁內心很感激,日後才知白先生乃是另一系統之工作同仁。(本文補述改寫自先父手撰《有義回憶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