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逗,離

發布日期:
作者: 陳妙玲。
點閱率:2,409
字型大小:

綠燈亮了,停等光前路兩端的汽機車毫不遲疑「咻--咻--」呼嘯而過。
在下一個紅燈亮起之前,我抓緊了時間過馬路。
大戲台旁,民國51~64年間,來自山東、曾經參與金門多項重大建設的「老馬」馬宏波開設的「新生水電行」,隨著他在65年猝逝,消逝了快有半個世紀那麼久了。
順著斜坡向下,牛排館的附近,曾經有面電影海報牆,號稱十萬大軍駐守的戰地政務時期,每逢電影散場,城廂三家電影院門口,總是人山人海擠得水洩不通--這盛況,我已經多年未見了。下檔的電影海報沒撕除乾淨,新上片的海報又黏貼上去,佈新去舊交替之間,海報牆難免有張猙獰坑疤的臉。
來自甘肅蘭州的警察局周前局長一家,曾經賃居「城隍廟往後走,快靠近舊車站右側巷內」的光前路巷弄裡,那也是半世紀前的事了。再往下,「木驢仔頂」舊名只存在史書文獻資料裡:「清宣統二年十二月,後浦大街發生空前大火,延燒店屋四十餘家,災區為墟,事後清理敗瓦殘垣,置於城隍廟南邊,堆積如山,日久不移,遂習稱為木驢仔堆……」。木驢仔堆移除之後,其下紅土石礫岩層露出而稱為「紅大埕」的俗名還存在鄉人記憶裡。
早年在頂菜市賣魚營生的忠伯,就住在城隍廟後方巷子裡的閩南古厝,這些年試圖找尋路徑探訪那個迷人的古厝天井,記憶失了焦準,我居然找不著舊時那條小路。
學齡前,父親曾經帶著我在城隍廟戲台下的小店吃過筒仔米糕,那是我對筒仔米糕最初的記憶--我一度以為那樣神秘、特別的小店實際上並不存在,只是我的想像或夢境,偶然在臉書社團看到臉友的交流討論,才確認我的記憶不差。吃筒仔米糕配什麼湯呢?這問題存在已久,能夠為我解答的人卻已經不在了。
走過城隍廟,「轉角」到了。
逗留島鄉32小時,我拮据的撥了一個小時與你見面聚聊。聽你說如何與金門結下不解之緣,聽你說這些年在金門觀察到的物候分明,聽你說金門的人情溫暖,聽你說手足情深令人動容的小故事……。時間飛逝,短短的一個小時容不得我們說太多。
步出轉角,你問道:「妙玲姊,現在的街景,應該跟妳小時候有很大的不同吧?」
怎麼不是--。
我喝著轉角的咖啡,卻怎麼也想不起來它的前世。幾步之遙的童家大宅已改建成高樓,改變了南北西街的天際線。泉三肉粽只剩下餘香,留存在老後浦人的記憶裡。慶幸集成還在、長光還在,豬腳凍、黃麵的味道都還在。
往北走,「欣欣」是我少女時期買書買日記本買耶誕卡片必訪之地。陳氏宗祠產權下的十二老舖,早年的電器行、藥店、水果店、唱片行……如今成了過眼雲煙。改建後的店舖富麗堂皇,提醒我回不去舊時光。
左轉珠浦北路,國光相館不再,三犬別遷。社教館拆除了水泥二樓建物,恢復它浯江古書院的樣貌。母校中正國小的大門,依然是我畢業時傳統三門式牌樓的樣子。簇新的教室,則與我的記憶無法連結。
就要告別了。謝謝你的分享,謝謝你的聽與說。匆促的回鄉,短暫的逗留,一個小時之後的班機,又將載著我離開浯島,期待明年春天豆梨花季,再一次的逗、離,再次與你相聚。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