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做好準備‧力爭上游

發布日期:
作者: 東風。
點閱率:1,115

全球經濟不景氣,裁員風潮還在方興未艾的波動中。景氣前景不明,很多人的口袋就愈看得緊,消費出不來,企業獲利不佳,股市也就愈往下沈淪,大家的錢變扁了,看來,「苦」日子還要歷經一段時日,大家都要忍耐。

在這不景氣的當口,失業率節節高升,升斗小民開源不易,也就只有緊縮荷包,節流了!不過,景氣總有起起落落的循環時,這波的經濟不景氣,並不代表永遠的不景氣──春燕飛走了,還會回來!最值得我們堪憂的是,當全球經濟大環境轉好時,我們拿什麼和別人競爭,這才是不景氣的現在,我們最需思考、努力的課題。

根據行政院主計處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民國八十七至八十九年,台灣平均每年技術進步率只有百分之零點零八,幾乎是零成長。由於台灣仰賴廉價勞動與土地帶動成長、創造經濟奇蹟的時代早已過去,近年來除了資本投入帶動經濟成長外,就是仰賴技術的進步,若技術無法進步,則國際競爭力堪憂。而技術進步與研發投入與努力的關係最為密切。質言之,政府與企業要在下一波景氣復甦中真正站起來,非得更為加重科研經費的投入,這也是政府一再強調發展知識經濟的主要目的,就是發揮研發、創新精神,將知識轉換以創造附加價值及利潤,只是以前說的比做的多,現在希望能多說多做,以行動展現決心,以在下波景氣回升嶄露頭角,成為贏家。

總之,不斷的研發、創新,不僅是提昇國家、企業競爭力的不二法門,對於個人更是如此,愈是不景氣,頭路難找,愈須投入教育資金,讓自己更擁有新知識、新技能,方能在職場占有一席之地。成功永遠是屬於最有準備的人,不知大家準備好了沒?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