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有意義的人生
發布日期:
作者:
夜語。
點閱率:1,018
從小,很多人都有寫過「我的志願」這一作文題目,只要想要的,都可天馬行空的把它描繪成一幅「美麗的藍圖」,所謂「有夢最美,希望相隨」,人類因夢想而偉大,回味起來,那是很令人振奮的事。
及長,很多人也才驚覺,週遭有不少人是成功了,可是回頭看看自己,離小時夢想還差那麼一截,看來自己並沒成功,而對自己的人生產生不滿,心情也就會顯得鬱卒。
近日公布的一項研究就指出,國人的精神健康指數只得七十四分,未達研究中設定的及格分數八十分,同時有四成的人認為生命沒有意義。國人這種對人生、對生命意義不懷抱希望現象,誠值朝野各界認真面對省思,到底國人的人生價值觀出了些甚麼問題?
一般而言,國人的精神健康指數偏低,一方面當然與景氣不振和發展機會不佳的大環境有關,但另一方面更可能是我們的觀念有問題。
君不見長久以來,我們的社會普遍存有「金錢掛帥」的功利取向,太多人在追求自己達不到的金錢、地位與聲望等目標,求不到的人心情自然就低沈、鬱卒而很不快樂。
其實,世界上能做大事成大功立大業的人也是很有限的。每個人只要盡其能力,做好他有機會做的工作,也就是有敬業精神,那麼他的角色扮演就算很稱職、很成功,這才是現代社會應有的恰當觀念與追求目標。
世界上本來就有形形色色的人,才凸顯這個世界的繽紛多彩。對那些未能做大官大事或賺大錢的人們而言,我們應該導引大家在物質生活之外,如何享受精神面的文化、藝術、公益活動。當大家都有興趣和機會在這些活動中得到樂趣,人生就會更有意義,活得精彩而不會很鬱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