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為圃者的精神
初冬,余經過後避山時,為圃者孜孜不懈的在墾壤治田鋤草,一鏟一鋤的,說是要栽些自己要吃的東西云云!與為圃者短暫的相晤交談後,余就離去,為圃者繼續荷腰揮鋤刈草,新春的希望似乎就在眼前了。
前些時候,余再次騎車經過後避山,不見為圃者,但新田一畦一畦的,雜草不見了,治田已成。「有志者,事竟成。」其是之謂也。
昨日,余匆匆的再一次馳過,為圃者已在方田四週架起木樁、圍起籬網,預防禽獸闖入肆虐。而且,一畦畦的新田,好似已播種了。胡適云:「要怎麼收穫,先要怎麼栽。」
傳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苦於山北之塞,出入不便。於是,愚公遂率子孫荷擔叩石墾壤,箕畚運於渤海之尾,欲畢力平險北山,指通豫南,達于漢陰,鄰之遺腹亦跳往相助之。最後,天帝被愚公的真誠感動,命夸娥氏二子負太形、王屋二山,一厝朔東,一厝雍南。故曰:「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一人修身亦然,曾子說:「吾日三省吾身。」朱子:「日省其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其自治誠切如此,可謂得為學之本矣。」讀書做事,就像治田墾壤一樣,一日有一功;除去陋習缺點亦復如是,務必痛下決心,刈草除根而後快!為與不為,有為者還怕不會成功?
為圃者及北山愚公二人,墾壤除惡草務拔除,且有恆心與毅力,懷抱著希望。所以,吾人治身立事亦然,「自治不勇則惡日長,故有過則當速改,不可畏難而苟安。」始能日新又新,止於至善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