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願做牛,咁有犁拖?

發布日期:
作者: 根本。
點閱率:1,036
字型大小:

不久前,南台灣的一個農業大縣,經調查有五個鄉鎮,目前各只剩下一頭水牛,其中某鎮的最後一頭水牛,畢生務農的飼主,由於年邁體衰,原想把水牛賣掉,但當屠戶準備牽牛上車的當兒,水牛似乎有靈性,自知即將面臨生離死別,因而不斷流著眼淚,深情脈脈不忍離去,老農看了心裡也很難過,回想曾經靠牠拖犁十幾個寒暑,朝夕相處仿如一家人,早已建立深厚感情,於是,當下決定打消賣牛的念頭,願繼續飼養水牛,直到自然老死為止!

讀這樣的新聞,真叫人溫馨滿懷,也叫人感傷不已!畢竟,中國以農立國,五千多年來,牛幫炎黃子孫拉犁耕田,讓五穀豐登,孕育華夏民族。而我們的老祖先,代代縱橫阡陌,從晨曦初露到黃昏夕照,耕牛如影隨形,彷彿就是農家的一員。尤其,耕牛走過春夏秋冬,翻土耙地,汗水滋潤了青禾,人們擷取甜美的果實,卻讓牠吃無用的莖葉和糟糠,怪不得很多老農看到年輕人大口吃牛肉,都認為很殘忍,忍不住要大罵忘本!

事實上,耕耘機發明之後,農村牛隻拉犁耕田的情景日益減少,機械取代人力,年輕人紛紛離鄉投入大都會,守在田園的老農逐漸凋零,特別是台灣加入世貿組織,稻米開放進口,國外及大陸廉價農產品充斥市場,本土農作物賣不出去,農民終年辛勞血本無歸,因而農村觸目屋頹田荒,牛隻日漸消失無蹤,自然不在話下!

誠然,幾千年來,在古老的農業社會裡,「甘願做牛,唔驚無犁拖!」一語道盡只要能吃苦、肯努力,具備憨牛的精神,絕對不怕沒有飯吃。可是,放眼今日社會,產業、資金大量外移,工廠相繼關門,到處是畢業即失業的年輕人、及中年失業的勞工,他們無助與徬徨,和農村有田耕不得的老農、以及水牛的命運沒有什麼不同,「甘願做牛,已經沒有犁拖」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