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之間,害人害己
在全球反菸意識日益高漲的今日,雖然吸菸仍是一種無法強制禁止的個人自由,但對於癮君子們來說,不顧旁人感受逕自吞雲吐霧,不僅容易引人反感,更可能遭到較具道德勇氣者舉發而損及荷包。
反菸宣導已行之有年,「禁止吸菸」的貼紙也老早就遍佈各公共場所,只是這種缺乏強制力的規範措施,只對那些較懂得尊重他人的癮君子有意義,至於自認抽根菸死不了人而罔顧他人健康的吸菸者,是絕不可能為了這區區一張小貼紙「三思而後行」的。如今有了菸害防制法的舉發制度,好像對吸菸者的規範強硬了些,只是實施至今也不見有多少「違規」的癮君子被檢舉,為了路人甲在公共場所吸菸而鼓起道德勇氣予以舉發的案例尚且不多見,更何況要告發的是自己的親友或同事,多數人終究還是「算了」。
我有一位好友是標準的「菸槍」,一天抽掉半包甚至一包是常有的事,我雖極厭惡他的抽菸習慣,但若因此拒絕與他交往,也許減少了一些曝露在漫天菸霧的機會,代價卻是失去了一位至交。明知要他戒除很難,只能每回見面就苦口婆心勸他少抽些,不時也常向他反映菸味令人難受,雖然沒能令他「大徹大悟」向香菸說拜拜,但基於為朋友設想,他開始學著尊重我,每回菸癮犯了,總會先問我是否介意他抽菸,見我急忙掩鼻,他會起身到門外或陽台「解決」,犧牲自己的一點方便,換取他所關心在意的親友的健康。
雖然我的好友懂得尊重我拒絕菸害的權利令我欣慰,但我卻不敢天真地以為周遭其他癮君子也能有這種風度。抽菸對自身與旁人健康的嚴重危害已經有太多的醫學研究足以證明,只希望還在吞雲吐霧的朋友們多衡量其中的得失,不為他人著想也該想想自己的親人,就算不在乎親人健康也應多愛自己一些。用法律的強制約束來遏止吸菸行為畢竟是不得已的做法,只有吸菸者主動意識到菸害之深,痛下「戒」心迎向健康,無菸家園的夢想才可望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