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歡才盡興
比起從前過舊曆年的熱鬧景象,現今年節氣氛真是一年冷清過一年,不知是人與人之間變得疏離了,還是大家愈來愈懶,抑或是人際接觸傳染的致命疾病猖獗造成的陰影與顧忌,登門拜年互道恭喜的動作逐漸被電話或簡訊拜年取代,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甚至連聲音也免了,只以簡訊提示音通知對方自己閱讀「祝福」,過年過得這麼精省,唯獨還能稍稍嗅出一點年味兒的,大概只剩家家戶戶張貼的嶄新春聯,以及那不分時段,隨時讓人精神為之一振的鞭炮聲了!
中國人真是全世界最愛「放砲」的民族了。炮竹與中國人日常生活可謂密不可分,逢年過節少不了它,喜慶也得有它助興,舉凡任何值得高興慶祝的事,免不了要放上一串鞭炮熱鬧熱鬧。愛放砲的中國人可不以此為滿足,這年頭可不管是否適逢重要節慶或特殊理由,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只要興之所至,隨時買個幾串爆竹煙火大鳴大放,沒啥目的,自娛而已。
燃放爆竹煙火固然增添喜慶熱鬧氛圍,但使用得過於頻繁或不看時段任意施放,總不免影響生活品質。過年期間,有些人不是一大早就是近午夜時分點上一長串的鞭炮,霹靂叭啦震天價響的爆破聲動輒持續十來秒,再耐吵鬧的睡蟲只怕也要被嚇跑了。再者,相信不少人有在路上被喜慶遊行突然丟出到路中的鞭炮嚇到閃避不及的經驗,這樣冷不防丟出一串鞭炮讓路過車輛與行人一同感受熱鬧氣氛的舉動,即使突兀了些也彷彿理直氣壯,才不管被嚇得驚慌失措的你領不領情?撇開燃放爆竹煙火對人們精神上的困擾,每逢年節喜慶一陣大鳴大放之後,滿地炮竹引爆後留下的碎屑,以及空氣中久久不散的硝煙味,至少也是某種程度的環境污染。
施放爆竹煙火已與中國人的生活緊密結合,想要揚棄似乎不太可能,正如同拜拜祭祀一定得燒真的金紙才夠虔敬,一旦改以鞭炮聲錄音帶取代真的爆竹燃放,總不免有「隔靴搔癢」之感。只是,即便此俗不易廢,也應儘可能兼顧生活品質與環境整潔,不擾人清夢不製造垃圾,人神同歡,才是盡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