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金門的樣子
前不久,「浯副」上頭一篇連載三天,名為「重遊金門續篇」的文章吸引了我的目光,細讀之後,頗多感觸。作者曾在金門服役,多年後重返這生命中的第二故鄉找尋在那段戍守前線的歲月裡的點點滴滴。這一趟金門舊據點之旅有興奮卻也有失落,當努力憑著記憶中的影像找到當年熟悉的人、事、物,是一種激動與感動交錯的複雜心情,只是文中卻也不只一次看到作者滿懷期待搜尋當兵時的軍事據點,結果多半是目睹半毀或遭破壞殆盡的景象,記憶雖仍鮮明,卻來不及用相機留下它們歷經歲月洗禮的身影,成了作者此行深深的遺憾。
一個碉堡、一處哨所,對於那些曾經在這戰地島嶼服役的人而言,不僅只是軍旅生活的所在,更是與這從陌生到熟悉的島嶼間的情感聯繫,這份聯繫牽引著他們在多年以後舊地重遊,雖然景物難保恆久不變,但金門這些年來景觀的急遽改變,別說是令這些對這座島嶼有著特殊情感的台灣人感到措手不及,就連在地的鄉親,只要稍稍用心留意者,總會發現很多從小到大熟悉的景物,往往在極短時間內消失或變了樣,一旦來不及用影像記錄,恐怕也只能在記憶中拼湊原貌了。
不同於一般觀光客走馬看花的心情,作者把握重遊金門的短暫數日一一走訪昔日熟悉的人、事、物,憑藉的是對這座島嶼的一份捨不下的情感。記憶中某些影像早已不復存在,令他感慨地提醒和他一樣有心找尋回憶的人要「趁早」。可不是嗎?看著這塊土地上的許多景物正在快速消失,即使我們無力阻止這些改變與破壞,至少試著用文字、用影像留下它們的樣貌,讓不同階段的金門印象都能一樣鮮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