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快樂幸福
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祈福超薦水陸法會」活動,自十四日起在縣立體育館舉辦,規模之大,堪稱是一場「世紀大法會」。由兩岸佛教高僧主法,為金門民眾和地方來消災祈福,依止諸佛菩薩無緣大慈大悲心,庇佑金門永慶泰平豐樂,以及消弭戰地戾氣與增進兩岸和平,共創互惠互榮願景。
近年,世界各地天災人禍頻傳,烽火不息,多少的無辜百姓受殃受災。金門偏居海之一隅,無災無難,縣民生活安康富樂,何嘗不是一種福報呢!生長在金門這塊淨土福地,我們應感到無比的幸福,共同來愛惜它,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能永享平安、快樂、幸福的日子。
我們不站在佛教信仰的立場,純以佛學來講,佛學可說是一門「心學」,浩瀚無邊,歸之一點來講:「就是找回我們本有的清淨智慧之心。」與之儒家思想所言:「仁,人心也;義,人路也。捨其路而弗由,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人有雞犬放,則知求之;有放心而不知求!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釋儒兩家的治學之道,都是要找回我們的「心」,得本就不怕失末。
佛學,對現代人的心靈是有很大的幫助,較之其他的學問,只能讓我們不斷地向外攀緣貪求,求不稱心就起瞋恨;非我計我,非法計法謂之痴;人而無謙謂之慢;於諸善法心生疑惑,不能信解謂之疑。貪、瞋、痴、慢、疑都是現代人的最大毛病,因之而起種種的無明煩惱,繼而影響我們內在的、外在的生活品質。
忙,是現代人的共業。如何找回我們的「清淨智慧心」?佛教講止觀及禪,儒家言靜慮定。覺知你的心,保持心的覺(醒)性。佛家云:「無量見縛,求心故解脫;無量妙行,求心成菩提;無量功德以求心為本。」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只要保持心的覺性,就不會被內外在的壓力所困縛住而得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