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改善地區自來水質,刻不容緩

發布日期:
作者: 展新。
點閱率:803

金沙自來水源的上游「光前溪」,日前被發現遭人棄置大批老鼠藥,引來一陣騷動,所幸大多數老鼠藥封口未開,又逢枯水期水源尚未流入水庫,否則代誌真的大條,此一事件也凸顯出地區自來水源極易遭受污染,如何為民眾健康做好把關工作,有賴相關單位多加費心。

某報曾報導,環保署從去年到今年五月份,曾檢驗金門各湖庫的水質,其新聞標題是「金門飲用水 驗出致癌物」,環保署在一百六十三個樣本中,檢驗出五十七件不合格,不合格率高達百分之卅四,不合格項目以氯鹽和氨氮最嚴重,而其中最令人震驚的是,地區的水庫水質,竟然被檢驗出含有致癌物,不合格率高達一成,到底是那個水庫被檢驗出含有致癌物「總三鹵甲烷」,由於該則新聞未說清楚,造成不少地區民眾恐慌,水廠等相關單位務必儘快出面,說清楚講明白,以解民眾心中疑惑,絕不能以鴕鳥心態掩蓋事實,或任由謠言四起。

報載,癌症已連續多年蟬聯金門地區十大死因榜首,近五年來地區死於癌症的人口數高達五百一十一人,平均每年地區民眾有一百零二人是死於癌症,這些驚人數據到底和地區的飲用水水質有否關連,說來實在令人憂心。如果真如環保署的檢驗結果,地區被檢出含有致癌物的水庫水質,按理就應該馬上停用,絕不能拿地區民眾的生命開玩笑。

水源區遭棄置老鼠藥,這只是冰山一角,到底還有多少有毒物質被流入湖庫,污染到地區的自來水源呢?為保護地區珍貴的自來水源,首先必須從民眾教育著手,污染水源採嚴刑重罰,相關單位則應做好污水管線的家戶接管,以及各項淨水工作,尤其水質的檢驗更應嚴加把關工作,一旦發現污染就應澈底改善,諸如太湖自來水質的遭受污染,長久以來一直倍受民眾所詬病,如今政府編列上千萬元將給予整治,不少金湖鎮民都引頸以待,希望從此可以揮別沒有乾淨自來水可用的夢魘。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