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加強抽驗市售食品,維護消費者健康

發布日期:
作者: 展新。
點閱率:811

報載,臺灣街頭與夜市,到處可以買到的現成切片水果,不少可能以廉價的工業漂白劑「吊白塊」保鮮,消費者食用後將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看了這則新聞,不禁讓人聯想到,大陸的黑心食品是世界有名,但臺灣也不遑多讓,從黑心素食、黑心床墊、黑心電視到假綁架真詐財等等黑心勾當,可說無奇不有,難怪很多人都說,臺灣社會不是向上提升,而是向下沈淪。

金門自開放小三通後,大陸農漁產品大量入侵,甚至連衣服、玩具、建材也堂而皇之在市面上出現,地區民眾吃的、用的,現在已有很多都是來自對岸,由於大陸各項農漁產品,未經把關檢驗,是否殘餘農藥、是否添加防腐劑、漂白劑等等危害人體健康的毒素,消費者除應小心謹慎,相關單位更應嚴加把關,不定期抽驗市售農漁產品,以維民眾健康。

地區曾有一段時間,市面上出現大批自大陸走私進口的水蜜桃,由於「俗擱大碗」,消費者趨之若鶩,當時在尚義機埸還經常可以看到觀光客要把水蜜桃帶回臺灣,但因未經檢驗禁止攜帶通關,觀光客在機埸大快朵頤的畫面,直到民眾驚覺,為什麼臺灣的水蜜桃放個幾天就變黑變壞,大陸走私進口的竟然能放半把個月還能光鮮亮麗,消息傳開後大陸的水蜜桃才在金門發生滯銷,然而不知情者還是照吃不誤,實在令人憂心。

地區相關單位曾多次抽驗市售大陸食品,發現很多都不符安全衛生標準,由於大陸農漁產品充斥地區市場,讓人分不清是來自臺灣、金門本地產或者自大陸走私進口,因此,我們除呼籲消費者務必睜大眼睛,不要購買來路不明、標示不清的食品,更希望相關單位應負起把關責任,經常不定期抽驗市售食品,尤其是來自大陸的農漁產品,不僅要公佈不合格項目,也應把販售的地點攤位一併公布週知,並依法處罰要求下架,以維消費者健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