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人以道
那天,在看一本書。突然地,一道光芒掠過腦海。對一個陳腐的舊觀念,緊緊地死抱著不放,深怕會被人家搶走一樣,而感到驚訝不已。
自問:「為什麼?從來不曾從陳腐的舊觀念中醒悟過來,一直被拉著鼻子走,而不自知;亦不曾覺得有何不對,或是錯的地方。」雖然大家都怎麼叫、怎麼的認為,好似本來就該是要這樣的!
真的嗎?不是的!縱然因從事的職業和工作性質有所不同,或族群或是國籍的不同,而就可去輕視他人,更何況惡意的去對待別人。
隔壁鄰居的阿婆不幸罹患腦血管疾病,日常生活和行動皆不便。前不久,她的家人為其僱請一位越籍的女性看護,日夜隨侍在側,照顧阿婆的生活、飲食、居寢及健康。
越娘很懂事,做事勤快,與人相處和善。她除了照顧阿婆,僱主家的事,或是鄰人有需要,越娘都會很樂意幫忙,頗受鄰人以禮相待和稱讚。
很驚訝的!有次內人說:「越娘有時候暗自哭泣、流淚!」問:「為什麼,有受委曲?」「不是啦!可能是語言溝通不良,無法了解阿婆的意思,少受苛責,又求好好照顧阿婆心切,而心裡難過吧!」
試想一想,越娘離開丈夫、子女、家鄉,千里迢迢的,獨自一人來到陌生的異鄉金門工作。況且,在工作期間,她鮮少有機會返鄉探視遠在天邊海角的親人。那種思親和思鄉之苦,任何人都可以體會到的。每當越娘提起家鄉的親人,因她工作賺錢寄回去,家鄉的親人生活獲得改善,流露的幸福笑容,讓鄰人十分的感動不已!
越南也好、印菲也好,她們都是為了家鄉親人著想,犧牲自我,才會千里遠來異鄉金門工作。她們是「職業婦女」,而不是僱主家的「傭人」,也不是僱主「所有」的。所以,對於愛家愛親人而犧牲自我的她們,我們心存尊敬而不該心存輕視,以「職業婦女」角色來平等對待,以禮相待,待人以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