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錢財有何用?

發布日期:
作者: 嘯莊。
點閱率:845
字型大小:

「子孫不如我,錢財有何用?子孫勝過我,錢財有何用?」這是我在聽電視演講時摘錄下的一副對聯,文句淺顯易懂,乍看之下似了無新意,但如果你能用心的探究個中蘊涵的哲理,你會發現,短短的兩句話,還真是餘韻不盡!

的確,子孫不如我,再多的錢財也只會讓他們花光、敗光;子孫如果青出於藍更勝於藍,任你留下再多的錢財,對他們來說似乎也沒有什麼意義,所以有人便戲謔的幫這副對聯加了個橫批:我花我花我花花花!反正不管子孫肖或不肖,錢財都無大用,不把它花個「一窮二白」,怎麼對得起自己。

當然,以勤儉為本,愛惜一布一飯,這是人生道德啟蒙教育的一部份。中國古代的家教也崇尚勤勞儉樸,認為「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但同樣的︽顏氏家訓︾中也有樣一段話:「然則可儉而不可吝己。儉者,省約為禮之謂也;吝者,窮急不恤之謂也。」可見,儉節固然可嘉,但太過則為吝嗇。世界上許多壞事都是因為捨不得錢財才發生,也有許多好事都因為不吝惜金錢而成功。

︽儒林外史︾中的嚴監生,臨死之前,伸著兩根手指頭,怎麼也無法瞑目,沒有人明白他的意圖,只有他的填房老婆知道他吝嗇成性,深知他是為了燈盞裡頭點的是兩莖燈草不放心,恐怕浪費了油,趕忙過去挑掉一莖燈草芯,嚴監生這才放心的咽下最後一口氣。做人慳吝至此,還真是乏味。

其實,積累財富,不是要做財富的奴隸,而是要把有限的財富,最大程度的利用起來,這些道理既不深奧,更不新鮮,可如今許多父母似乎知之甚少,很多人都認為,賺這麼多錢,不留給孩子花要給誰花?

唉!想想古人的智慧吧:「子孫若如我,留錢做甚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子孫不如我,留錢做甚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與其孜孜矻矻的為子孫的長遠利益著想,一味的遺之以利,還不如遣之以義,把錢財用於正途才是道理!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