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泛黃

發布日期:
作者: 翁翁。
點閱率:475
字型大小:

略帶泛黃退色的畫面裡,一張張意氣風發的顏臉,有著青春飛揚的神采。透過液晶螢幕,檢視這些有著遠久歷史的照片,輕易的就陷入那些風華正盛的時歲。都是些熟知的藝文前輩、他們正盡情的扮演著他們那個時代各自的角色,一絲也不曾保留。我在想,如果沒有了這些照片,年輕就像一幕幕曝了光的膠卷,什麼也無法留下,就算再美麗燦爛的年華也終將被遺忘。

近期,替弦先生的有聲詩集作品負責設計編輯業務。弦先生神來一筆,在進入二校稿時,送來一堆為數不少的老照片,都是他一生中最精彩的記錄照。面對這一份突來的驚喜,既高興卻也為著必須完全推翻前期作業的流程暗自苦腦。詩集,大部分是弦先生青壯時期的作品,詩人浪漫的節奏與行雲流暢的手稿,加上詩人親自朗誦、有著優美音聲的CD,因為這些意外的組合,整個作品集頓時豐碩、亮眼不少。原來只是文字,因為有了聲音、有了珍貴的記憶影像,一切便都真實活絡了起來。

回憶真是美好啊!尤其是步入中年期這道藩籬,忍不住有些頹喪、感覺越來越遲鈍的年歲。

工作性質之故,有諸多的機緣可以接觸到許多正式出版前的一些手稿真跡、照片、攝影或插畫作品等等,這是一分特別的際遇,雖然只是經手機緣。那些曾經發生過的經歷、或是未能親身參與而錯失的因緣際遇,都是珍貴的過往,如佛家所說:「當下即是永恆。」詩人、作家以文字抒發了屬於他們身處的時代記憶,藝術家用圖像或創作品表達他們的看法,就算普羅大眾也可以選擇他偏愛的方式,記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整個文明史不就是這般的累積匯聚而成嗎?

照片是一種真實而浪漫的記憶。二○○四年應台灣文學發展基金會之邀,參與規劃製作「少年十五二十時——作家年輕照片展」、「二○○五年親情圖——作家用照片說故事」,更早之前也經手過一些展場的規劃與文宣設計案例,如文建會策劃的「邊境之境.離島之島——烏坵人文影像展」、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推出的「日出之島.蘭嶼關懷影像展」及金門文化局主辦的「百年遺影——尋找金門消失的歲月影像展」等等。儘管屬性不同、各有各自的主題與傳達訴求,但共同的特色就是照片的見證,以大量的老照片喚醒人們的記憶與關懷,以影像代替文字;經歷過歲月洗禮的泛黃記憶,無須過多的文字敘述,我們從影像中看見歷史過往的痕跡,熟稔而親切、溫馨而感傷,那些消失過往的煙塵舊事、不復重現的昔時輝煌。

最不忍憶及的是民國五、六○年代的金門故鄉,多麼艱辛而貧血的時代,沒有太多機會得以相機為消逝的島鄉留下記憶。那時,拍攝一張照片是何等慎重的事,更遑論能夠擁有一台照相機的遙遠夢想。二○○五年和樹清兄與進業兄一起參與胡璉將軍百年紀念專刊——《金門風雲》的編輯作業,得以重現胡將軍家藏的一些民國三、四○年代的記錄照片,為金門歷史留下極其珍貴的檔案記錄,雖然是以軍方新聞角度拍攝的檔案記錄照,少了些屬於民間生活面相的鏡頭,但是每一張泛黃的相片都彌足珍貴地記錄了金門的歷史身影。

常常想起昔時慈祥的頂堡老祖母孤單卻開朗樂觀的形影、有著一身技藝,能吹簫拉琴、雕刻大大小小陀螺的古寧頭姑丈、頂著一大把雪白美鬚長及胸口的麵線四叔公、能吟詩頌詞、溯古論今的清風叔叔………。戒嚴下的故鄉,僥倖的遺留下完整的古典閩南建築,成為我們驕傲的遺產。但是更珍貴的記憶之印象,卻無法重新拾綴,童顏如夢、昔人已遠颺哪………。一度聽說官方有意蒐羅、出版金門的老照片,為消失的歷史存證,不知道這一本引人頸盼的照相本子何時得以顯像?

沒有影像記錄的年代,就像斷了線的風箏,所有的際遇,隨著年歲一切都越來越遙遠、越來越模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