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寂寂江山搖落處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克全。
點閱率:1,589
字型大小:

不要哭、不要笑,只要理解

劉長卿唐玄宗天寶間人,《新唐書藝文志》稱他「清才冠世,頗凌浮俗。」他遭貶潘州,途經長沙賈誼舊宅時,賦有七律一首:

三年謫宦此栖遲,萬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獨尋人去後,寒林空見日斜時。

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弔豈知?

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

〈長沙過賈誼宅〉

詩人觸景傷情,感人懷物,甚至傷者悲秋,無一不拏來入詩,那是因為文學的本質及終極價值匪他,正是「情感」的緣故呀!情感枯澀、寒瘠的人是和文學無緣的,以文學為終身志業的我,常以情感細緻而豐富自矜。心生便是罪生時,心業更相變易,逐其飛沉,「情感」此物,原是我執污濁所纏,這樣的道理,如今之前的自己,竟是無知無識的。我總堅執那以人之情感為內涵及精神的文學,能夠作為我的舟楫,帶我航渡生命的每一處岸涘。

直到六年前,妻捨世往生,我對於文學有了懷疑,我的文學價值城堡開始崩圮。妻是帶著病痛但卻微笑謝世的,相對於我的哀哭難捨,這其間的對比,日後回想,不能不讓我陷入一深深的悸思。我驚覺到情感此刻,面對生命實象似乎一無所用,甚至,可能反倒扮了蒙蔽者的角色。

是的,我們竟成了自己的蒙蔽者,終身只睹見一種事理,一種風景,一種境界。

妻走後三年間,我拋捨文學,入海明寺玄奘學術研究院,只肯研讀宗教學。那陣子,只覺得自己死過好幾遍,竟日猶如一具游魂。有一天,赴南投中台禪寺會友,見涅法師獲知我的景境,夜已深闌,仍電召山下的鄉友唐敏銳君與會。原來唐君亦甫喪妻,其妻亦罹癌棄世,他將其骨灰留放在家,以寫地藏經文度日。一年後,他打開骨罈,將其僅餘的骸骨搗碎,攜往合歡山巔,將其骨灰灑向天地大化間…………。

我回稱情何以堪,我做不到哇!首先開罈破骨這關就過不了。見涅法師和敏銳君默然喟歎,不再相勸。

幾個月後,見涅法師陪我到萬里天祥寶塔,在二樓偶見十八羅漢中的羅怙羅尊者。羅怙羅尊者的故事給予我思想上很大的震撼。《未曾有說因緣經》詳盡記載了其出煩惱之家的本末。他原為佛陀身為太子時之嫡子,九歲那年,佛陀差遣大目連至迦昆羅城,令其母耶輸陀羅割捨母愛,放其出家修道。耶輸陀羅把來到宮中傳話的大目連訓了一頓,她說,當年如來為悉達多太子時,娶她為妻,不料未滿三年便拋妻棄子,即使日後成佛還邦,都不肯見她們母子,使她「守孤抱窮」、「雖居人類,不如畜生」。大目連反覆勸喻,她就是不聽。無奈下只好到淨飯王所稟陳。王傳喚王后,也即佛陀姨母波闍波提,令其再往勸耶輸陀羅。惟仍無效。大目連只得回佛所具實稟告。最後佛陀即遣化人在空中傳音告知耶輸陀羅,說妳可還記得在多世前,妳曾求我和妳世世共結夫妻。我不答應,說我身為菩薩,發願一切布施要不違逆人意。妳要是能像我做到這點,我就讓妳嫁作我妻子。那時妳立刻立誓,說妳生生世世,大到整個國家,小到自己親人,甚至連自己生命,都願隨我施捨出去。妳忘了這件事了嗎?今天怎麼愛惜起自己兒子了呢?耶輸陀羅一聽這番話,驀地感悟起宿業因緣。

經文原貌這般敘述:「耶輸陀羅聞是說已,霍然還識宿業因緣,往事明了如昨所見,愛子之情自然消歇,遣喚目連,懺悔辭謝,抱羅怙羅手,付囑目連,與子離別,涕淚交流。」

在耶輸陀羅「遣喚目連……涕淚交流。」這段文字及圖景,是文學範疇,是文學著墨處。而在這之前,則隸屬宗教。不久前,聞唐敏銳君已落髮為僧,得大福報,與至今猶溺陷於情執的我互成雲泥,溯憶昔日寒夜與其促膝晤談景狀,不由泫然。劉長卿過賈誼宅末聯曰:「寂寂江山搖落處」為唐君、為宗教境界。而我仍滯留「憐君何事到天涯」的哭之啼之的文學域裡。歌德曾說,勿哭,勿笑,只要理解。又說人世的紛紛擾擾,在上帝眼中,只是一片寧靜,我即或讀遍中外典籍,情思多麼豐登彤美,尚不及唐君淨心半枚呵!每思及此,嗚呼哀哉!嗚呼痛哉!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