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詩與酒的對話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1,527
字型大小:

———二○○六端陽詩酒會

  「天使啊,拿酒來!這一大白就敬了咱們的和平女神吧!」是鄭愁予〈飲酒金門行〉裡的邀飲明月,山海也同醉。

「美酒的故鄉啊,醉與疼痛,久而久之,便有了含羞草的曖昧。」是洛夫〈酒鄉之歌〉中的一壺金門陳高而驚呼起來。

「閃爍的星被裊裊的酒香醺得搖搖欲墜,而躺在草地上那漢子正吟唱著,醉臥沙場君莫哈哈哈……」是商禽〈搖搖欲醉的星星〉下低垂的高粱想望著酒廠的煙囪。

「妳很辣,妳是透明的。」是林煥彰〈親愛的,金門高粱〉癡癡的想、熾熱的愛。

多少美麗、動人的詩句,從飲金門高粱的五十八度酒精濃烈中發抒而出。你不妨走一趟金門酒廠文化園區,矗立的八塊花崗石間,鐫刻了八首詩,鄭愁予、洛夫、商禽、林煥彰、辛鬱、向明、許世旭、古月,「千禧年金門高粱文化節」金門詩酒會的精品。儘管,有些詩句刻錯了,譬如鄭愁予的「當懷思遠人」,刻成了「當懷思達人」,「遠人」與「達人」間,就當作酒後「美麗的錯誤」吧。

今天是端午節,是詩人節;又是一個與詩與酒緊緊相連的日子。

五月,屬於仲夏之月,「月惟仲秋,日在端午。」《禮記》載「是月也,日長至,陰陽爭,死生分。」瘴氣、蟲害、瘟疫、兵燹、天災人禍波襲下,有了艾酒、菖蒲酒、雄黃酒、朱砂酒、蟾蜍酒,夜合酒等驅凶辟邪的端午用酒;炎黃勞動子民不甘受天命擺布,與天抗衡、與命抗爭的產物。再因戰國時楚國人、三閭大夫屈原被放逐到江南,感時憂國而寫下《離騷》。被推為中國詩學之祖的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之日,今世又作「詩人節」。

五月五,真是一個複雜而多感,難以描繪的身世。把這樣的日子,交給詩人,交給酒,這就對了。

「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一樣酒,萬種風情。唐朝詩人,辛棄疾有著「醉裡挑燈看劍」的悲憤,李白有著「與爾同銷萬古愁」的縱狂,李後主有著「醉鄉路穩宜頻到」的落寞,杜牧有著「半醉半醒遊三日,紅白花開山雨中」的陶然,李清照有著「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曉來風急」的幽怨,白居易有著「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的豪興;現代詩人,洛夫有著「酒鬼飲湘泉,一醉三千年,醒來再舉杯,酒鬼變酒仙」的狂飲,辛鬱有著「挺立的雄姿唯有剛性的酒能夠詮釋」的酩酊,向明有著「終於悟及,清醒,是一口直墜無阻的深井」的微醺,白靈有著「入了喉,化作一行驚人的火,燙進歷史的胃袋」的酣熱,詹澈有著「詩人拖著詩和酒的行李,拖著歷史與文化的重量」的沈醉,杜十三有著「只把話筒貼在胸口用噗噗的心跳回答我殷切的呼喚」的爛醉。古往今來,文人雅士以酒相伴,杜康給的繆思,飲酒作詩,李白寫出〈將進酒〉;飲酒作畫,懷素揮灑〈狂草〉;飲酒作樂,嵇康奏出〈廣陵散〉。舞文弄墨、稀世之音,俱在金風玉露後。

酒作為一種文化載體;酒也作為一種情感聯繫。特別是金門高粱。龔鵬程教授與我編《酒鄉之歌》時書序〈酒鄉有清音〉:「五十年來,金門酒行銷各處。喝著酒的人,或遙想在島上當兵的日子,或緬念島上飽經戰火的親友,或以酒澆灌熱血,或以酒平撫思緒。金門的酒,把大家牽合在一塊,共同關心金門,情感繫念金門。金門的子弟,跟酒一樣,流散四方,或旅居台澎或遠徙南洋,則也魂牽夢縈其故土。因此,金門成為一個特殊的地方,是這個時代的傳奇。」不是嗎?僻處南方,遍地高粱,宛若北邊,酒香四溢。多少戰地征人,卸下征衣,碼頭排列的黃埔大背包中,是高粱酒瓶的碰撞交響;多少辭鄉旅人,小心翼翼用麻繩綑綁的,是白金龍、黃金龍的相偎相依。

因為砲火的歷史,因為高粱的緣故,金門作為酒鄉之島。鄭愁予說「飲高粱酒者方稱得上性情中人」,林文義說「金門如果沒有高粱酒,將是如何的沒趣」,曾永義說「飲金門高粱,尤其是陳高,淺斟低酌之餘,當使雙唇品嚐,必有嘖嘖芳溫之美」,管管說「我來去金門三次,不是為了挨砲彈,是為了喝紅紅的高粱酒,每天一瓶!……我在金門寫了不少好詩,都有酒味」,楚戈說「第一次喝金門高粱和茅台白乾,是『冷公』辛鬱從金門帶回台灣的,我大叫:這才叫酒」,焦桐說「金門高粱酒之美,在於純粹,不摻香料的純粹美感;我愛那種砲彈的剛烈性格,堅強地,陪伴我度過一段痛苦的歲月,並安慰了憂鬱落寞的青年」。看吧!文人墨士吟詠中的島嶼,高粱幾與這塊土地和它的人民劃上等號。失落了腰桿挺直的高粱,大概就剩下木麻黃在夕陽中孤獨地搖搖欲墜。

金門其實最有條件發展出酒文化、酒藝術、酒文學的酒鄉之島。然而,飲酒者多,知酒者寡。對酒當歌,誰解濁醪妙理?酒的內涵和美學形態,酒器、酒禮、酒信、酒宴、酒趣等,金門是否已形成自己的酒學?看來還很薄弱。慶幸的是,這些年來,因為「金門詩酒會」形同在地文化特產的組織與活動,在李錫奇等文士的努力下,催生出「一九九五兩岸三地金門文學之旅」、「一九九七金門藝術之旅」、「二○○○詩酒迎千禧」、「千禧年高粱文化節」、「二○○二酒香古意—金門詩酒文化節」、「二○○四浯潮再起—金門詩酒會」、「二○○五海峽兩岸書畫聯展」彩繪之旅,這些文化節慶的背後推手,就是「金門詩酒會」;十年來,一網打盡兩岸三地的詩人、畫家、文化人。大師在酒酣耳熱、痛快淋漓之餘,為海上仙洲留下無數美妙的詩畫,金酒文化園區的詩文如是,金門陶瓷博物館的彩繪作品也如是。

二○○六,詩酒會跨出了金門,端午、詩人節之日,結合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在蘭陽平原開展「醉愛噶瑪蘭—二○○六端陽詩酒會」從陳高的故鄉來到八酒頭的家鄉宜蘭;詩與酒的對話,最愛金門酒,醉愛噶瑪蘭。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