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文化
──平安、吉祥、和平
湄洲媽祖廟舉辦文化節,金門縣十間媽祖廟信徒三百人,在吳立委夫人鄧琰率領下,搭乘「東方之星」包船直航大陸湄洲,為兩岸宗教交流添新頁,也為擴大「小三通」措施邁前一步。福建觀光客二百名又搭乘回航的「東方之星」,首度來金觀光旅遊,更留下大陸同胞由湄洲直達金門首航的歷史紀錄,啟動金門和湄洲的旅遊新航線。希望這條新航線,能發展成為兩岸媽祖文化和宗教交流的快速熱門航線,以帶動金門觀光事業。
金門副縣長楊忠全在水頭碼頭送行表示:自二○○一年兩岸「小三通」啟動後,湄洲媽祖金身已兩度到金門巡安,庇佑縣民。同時湄洲媽祖廟捐贈金門媽祖石雕聖像,高九點九公尺,寬三點二三公尺。縣政府也已安座在料羅金門媽祖公園,期待透過宗教交流,增進兩岸人民情感。
福建省莆田縣湄洲嶼,是媽祖林默娘的故鄉。宋朝莆田縣都巡林唯懿,與其妻王氏,世居湄洲嶼上,生了一男六女,媽祖林默娘排行第六,她生於宋太祖建隆元年(西元960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歿於宋太宗雍熙四年(西元987年)。傳說王氏生產媽祖之時,突有一道紅光,從海面上冉冉而起,剎那間把全村團團罩住,像萬道彩虹,異香馥郁,直到黎明而散。媽祖生後過月餘未曾啼哭,所以取名林默娘。
媽祖林默娘出自名門,父親教授詩書;母親教以女紅,到了十歲自己就會誦經禮佛,十三歲,突有一位道士來林家,自願留在她家授與一些玄妙哲理,使她領悟了經典真義,且能驅邪捉鬼,治病活人。後因父兄在閩江海域,突遭風暴驟雨侵襲落海,媽祖毅然投海救父兄,而不幸罹難,享年二十八歲。
地方人為了感念她的孝道與多次顯靈感應,便在她的故鄉──湄洲嶼上,建立「湄洲媽祖祖廟」紀念她。今年(2006年)農曆三月二十三日,是媽祖一千零一十九歲誕辰。據湄洲媽祖祖廟董事長介紹:湄洲媽祖祖廟是海上女神媽祖的故鄉,媽祖文化的發祥地,是兩岸媽祖宮廟的鼻祖,擁有信眾近二億人,遍布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媽祖原為航海之神,據傳媽祖有隨從千里眼、順風耳,能解救災患於千里之外。島嶼討海的漁民村落,都建起宮廟拜媽祖,但是隨著民眾的移墾,媽祖的職責也有所擴大,另加上驅除瘟疫,防颱救災,巡視海防和協助農牧等新的職務,聽說現在媽祖又包攬考試、事業和感情等所有問題,民間亦有以媽祖為送子娘娘尊稱。在人傍偟、無助的時候,仁慈的媽祖,就是人民的依靠。因此媽祖不僅是漁民、船員的守護神,儼然成為全民的守護神。媽祖廟不僅地區信仰的中心,更是純樸居民的生活中心。
金湖鎮料羅村順濟宮,建於明朝,是金門最早的媽祖廟,相信整建後將來一定更寬廣壯麗,加上料羅金門媽祖公園的石雕媽祖聖像與其各景觀設施,料羅灣牽罟及海邊潔白沙灘,如果能夠結合料羅灣長泳活動,建設些浴廁設備,並規劃一處固定海泳區域,這裏就是一處很好的觀光旅遊景點。希望明年順濟宮整建完成,媽祖生日,金門縣政府似可以配合料羅村的迎神賽會、鑼鼓唱、大拜拜,策辦「首屆金門媽祖文化節」,邀請大陸湄洲、臺灣、澎湖、馬祖各地區媽祖信眾前來參加,縣政府更應藉此收集建立金門媽祖文化史蹟的鄉土教材,舉辦媽祖文化網頁製作架設、寫媽祖、話媽祖、唱媽祖,以及攝影、書法、畫圖、雕塑、雕刻等各種比賽,擴大慶祝媽祖生日,加強文化內涵,把宗教信仰、歷史藝術與教育文化相結合。
媽祖文化代表著平安、吉祥、和平的象徵,有共同的信仰就有共同的願望,未來大家可以通過媽祖共同的信仰作為兩岸和平溝通橋梁,這是我們炎黃子孫共同努力的目標。最後借用<<金門隨筆>>作者陳臻超先生的二首詩作結束。一為<媽祖文化>,詩云:湄洲島上有古廟,媽祖傳奇舉世知;慈濟顯靈信徒多,媽祖文化淵源遠。另首<永久和平>:兩岸開放小三通,地緣血緣文化緣;經貿互利生活好,永久和平同胞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