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感覺
我終於發現金門人的幸福了。
而這種幸福居然是由於分裂造成,我名之為「分裂的幸福」。
我的感覺是最近的一次旅行,跟著金門酒廠的員工,到了一次大陸,讓我比較看清人的本質,改變了我一些想法。因而認為:現在獨立是災難,統一也是災難。
金門人在分裂中吃了許多苦頭,但在吃苦的過程中,現在回想起來金門人也得到一些,那一些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仍有人的良善本質。金門人今天沒有失去人的良善本質,就是我說的「分裂的幸福」的基礎。
我跟酒廠員工登陸的第一餐就開始喝酒,喝他們帶的金門高粱,他們是整個行程都要喝酒的,而且也真正作到了,管它旅途多勞累,天氣有多熱。因為:無酒不歡。曹操說:「對酒當歌,人生幾何?」他們沒有這樣沉鬱悲觀;李白說:「古來聖賢多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他們也沒有如此高蹈慷慨。他們只是純然的飲酒,沒有俯仰古今、天下興亡的感慨,這是真正庶民的生活,本然的良善。
我從賞景中看到文化,從飲酒中看到人性。金門人見多識廣,他們是了然,了然於甘願付出他們的愛心,去滿足貪婪者的設計,他們是花得起小錢的,而且也心甘情願的花,這就是一種厚道。我覺得金門人富足,他們的心充滿幸福,他們有多餘可以施予。
可是相較於另一方的人,他們處心積慮想怎麼掏空你的口袋?不論是誘敵深入,或是厚顏無恥,甚至於欺坑拐騙,他們自以為得計,其實他們的貪婪與不足,正顯示他們有人的外表豺狼的本質,他們以為聰明而不知道可悲,他們扭曲了人性,我們到那兒去找良善的本質,這就是兩岸人民最大不同的地方。
即使不談制度,統一也要統一在有人性之下,一個十三億人口的國家,在鬥爭土壤中,披上改革開放、市場經濟的外衣,奮力的想脫貧,他們已失去了良善的人性本質而不自知,這是我這一次從金門人的飲酒之中,得到最大的收穫,我要特別感謝金門酒廠的員工,只因為常飲能開眼。
記得一九九零年我首次出國,我的故國情懷揮之不去,那是幾十年的想望與憧憬,我選擇了去中國大陸。作為一個金門人,一衣帶水,一髮青山,幾十年的乖隔,這種感情外人恐怕難以理解,金門人對於大陸的渴望與寄託,即使在身受炮火的荼毒,都沒有懷恨之心,金門人所寄望於大陸,除了富強之外,最重要的是人性的良善。
人性的良善,是一切交流的前提。
以前我常想,退休以後到大陸自助旅行、駐點寫作,每個地方待個一年半載,這個文化體驗的理想迄未實現,午夜夢迴,不無遺憾;可是經過這次大陸之行,發覺沒人可以相信,不能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旅行寫作與大中國夢遂因此幻滅。山川景物迷人依舊,但是到那裡找回溫良敦厚的人性呢?這是中國大陸今日最大的致命傷,也是文化的死結,有誰能解得開呢?
金門人至樸,大陸人至巧,我從至樸中見到至巧,而以樸觀巧,正是因為金門高粱酒。金門酒廠員工飲酒大陸行,可以觀照:簡單的生活,善良的心性,恬然的知足,家庭的幸福。這些都因為分裂之後而保有的,從這個觀點看,兩岸分裂對金門人無形中是一種幸福,一種人性的幸福,那麼,我們何不享受這種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