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東洲好車鼓

發布日期:
作者: 顏炳洳。
點閱率:824
字型大小:

很少人知道當年金門為什麼會有「東洲好車鼓」這樣的說法,甚至,許多本地年輕一輩的,或許壓根兒就不曉得「東洲」是金門的一個村落,更別說村落位在哪兒了!

  東洲在西半島金城近郊與榜林之間,居民主要為陳姓,據說是從夏興遷徙過來的。根據金門縣志記載,民國四十二年金門縣恢復縣制,各區改為鄉鎮,榜林屬金寧鄉,直到民國五十四年東洲依然隸屬榜林村。

  『緊打鼓來慢打鑼,停鑼住鼓聽唱歌 ;諸般閑言也唱歌,聽我唱過十八摸。

  伸手摸姐面邊絲,烏雲飛了半天邊;伸手摸姐腦前邊,天庭飽滿兮癮人。

  伸手摸姐冒毛灣,分散外面冒中寬;伸手摸姐小眼兒,黑黑眼睛白白視。

  伸手摸姐小鼻針,攸攸燒氣往外庵;伸手摸姐小嘴兒,嬰嬰眼睛笑微微。

  伸手摸姐下各尖,下各尖匕在胸前;伸手摸姐耳仔邊,凸頭耳交打秋千。』

  應叔公斜靠在竹編躺椅上,嘴上有節奏的輕哼著曲子。他經常就這麼邊哼著邊想著年輕時在村裡組織車鼓陣,把一曲《十八摸》唱紅金門島的盛況。車鼓的「車」在閩南語裡有「翻、舞」的意思,有句金門話叫「搬車輪」(形容亂舞、瞎搗亂的意思,應該就是由車鼓衍生來的)。但實際上,「車鼓」,指的是表演者手上拿的兩種樂器,「車」,指「四塊」(或稱「四片」、「四寶」),為兩組各自成對的長竹塊,相互碰擊時會發出「敲敲敲」的聲音;「鼓」,指的是鈴鼓。名稱經過長時間口耳相傳而逐漸變調,「ㄑ一ㄠ」唸成「ㄑ一ㄚ」,最後成了「車鼓陣」。

  車鼓陣(又稱「弄車鼓」、「車鼓弄」)是一種搭配音樂伴奏的歌舞表演,表演不限場地大小,角色造型亦無特別限制,演員以小丑和小旦為基本表演組合,有時另加副旦,或數組輪番演出。演奏的樂器不外乎笛子、大廣弦、六角弦或月琴等。每逢重要節日或迎神賽會,應叔公就會化裝成老公(車鼓公),土叔公則男扮女裝反串老婆(車鼓婆),再配合生、旦、丑等其他角色,大夥兒抬著大鼓,到城裡或各村落踩街搬演。

  車鼓陣表演地點通常都在大埕,扮丑角的應叔公頭戴斗笠,身穿灰布衫,鼻下粘著八字鬍,嘴上刻意點上一顆大黑痣,兩手拿著「四塊」,伴著快節奏的南管曲子,和打扮得花枝招展而右手執扇、左手捏著絲巾的旦角土叔公嘻笑逗樂、打情罵俏,而副旦則手持蒲扇不時過來打岔,說些戲謔挑逗的笑話,三個角色應用各種詼諧誇張的肢體語言和風趣可笑的動作取樂大眾。

  經常演出的戲目大致有幾齣,開鑼戲是「番婆弄」,其次是「五更鼓」、「桃花過渡」、「點紅燈」、「牽紅姨」、「病子歌」、「十八摸」等。有一些地方則加入南管的曲子以及通俗文學、民間故事如:「陳三五娘」、「三伯英台」等流傳極廣的才子佳人、男女愛情故事。近來台灣則有將民歌、流行歌曲納入車鼓戲中,使車鼓陣更通俗化、生活化。

  在傳統保守的金門,當表演者邊唸唱邊搖擺、走步伐,一唱一答的配合著七字四句的歌詞,相互戲謔、挑逗,表達兩性之間的互動,很能迎合鄉親的口味,尤其類似《十八摸》這種帶點輕佻、有些猥瑣,描寫男女或夫妻間閨房樂事的唱詞更是讓觀眾拍手叫好!只見旦角、丑角兩人你來我往逗唱,男的趨身向前、女的就稍微後傾,按著節拍左搖右擺,男的輕浮的吃女的豆腐、女的則飛「媚眼」賣弄風情,逗得觀眾開心大笑。

  金門車鼓陣相傳是明鄭時期由大陸漳浦一帶傳入(也許更早),再早可能來自黃河一帶的秧歌,就以最受歡迎的《十八摸》來說,據祖籍河南的作家柏楊說,他小時候家鄉就十分流行唱《十八摸》,可見車鼓最早源於北方應無疑問。

  『老年聽見十八摸,少年之時也經過;後生聽見十八摸,日夜貪花哭老婆。

  寡人聽了十八摸,梭了枕頭哭老婆;和尚聽了十八摸,揭抱徒弟呼哥哥。

  尼姑聽見十八摸,睡到半夜無奈何;爾們後生聽了去,也會貪花討老婆。

  睡到半冥看心動,五枝指兒搓上搓;高撥上來打撥去,買賣興旺多鬧熱。』

  應叔公哼完了全首八十四句的《十八摸》,想到金門已經沒有會唱這曲子的車鼓隊、「東洲好車鼓」已成絕唱,應叔公難免發出「想當年」的感慨和唏噓!他試著把歌再從頭哼起,只是眼皮逐漸不聽使喚。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