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畏、服務,戰勝自己
佛光山星雲大師說:「人被利用才有價值」。革命先賢戴傅賢也說:「讀書益我神智,服務讓我成長」。每個人對生命的價值各有不同的感受,不同對象也有不同的評價,如何成就自己的一生,每個人對價值觀的評估就是很大的關鍵,有的人立志服務別人,不求個人榮辱,有的人拔一毛而利天下而不為,端看對每一件事情的判斷,宗教家追求慈悲,軍人講求犧牲奉獻,公僕積極服務,而志工是沒有任何代價的志願服務。
明朝的于謙<石灰詩>云:「千錘百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都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世界上的偉人,那一個不是經過「千錘百鍊」,才能名垂青史的?一個人如果不肯「粉身碎骨」,對世間能有偉大的貢獻嗎?英國作家傑克說:「我寧為灰燼而非灰塵,我寧願在火中燃燒殆盡,而不願乾縮枯萎而窒息;我寧願作明亮的流星,每一個原子都閃耀燃燒,而不願作永遠長眠的行星。」
大教育家杜威說:「我們要重新估定價值」。星雲大師曾說,他因受杜威的「重新估定」人生的「價值」的影響,而發心向道,在謙遜忍讓中養深積厚,在無求無得中,享有浩瀚的三千大千世界,在犧牲奉獻中融和人我,自覺獲益更多。他習於「以退為進,以無為有,以空為樂,以眾為我」的理念,重新估定一切價值,調整向前邁進的腳步。 經云:「法無定法。」又說:「隨緣不變,不變隨緣。」 我們必須跟著社會的脈動一起跳動,在思想上有所更新,在行為上與時俱進,然而我們也應該有所為有所不為,才不會被眩目的浪花吞噬淹沒。尤其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裡我們是進是退,是行是止,更要依靠自己的智慧選擇判斷,停下腳步檢視自己的具足條件。所以無論做什麼,都要隨時重新估定價值,隨緣作適宜的調整。
「服務讓我成長」、「給人利用才有價值」,這就需要人生「價值觀」的重新估定。心甘情願地「服務」,被人「利用」地「服務」都是與人為善,與人結緣無形中為自己的人生開拓了無限的價值。所以我們似不必斤斤計較利害,大小,尊卑,因為世間一切事相都是互相緣起,而願與眾人一齊享有互相「利用」的成果,就能發揮「利用」的最高價值。
現在的「義工」或「志工」,均以服務人群,造福社會為目的,因此雖然沒有領薪水,但是所從事的工作卻是無價的,雖然默默耕耘,但是所得到的喜悅卻是無窮的。他們無所為而為,讓人升起無限的敬意。觀世音普薩尋聲救難,是茫茫苦海中的「義工」,地藏普薩「地嶽不空,誓不成佛」,是煉嶽裡的「義工」,阿彌佛陀莊嚴極樂淨土,可以說是淨土世界的「環保義工」。由於諸佛普薩常住世間,精進不懈地為眾生做義工,黑暗的世界才有了光明,我們凡夫俗子福薄德淺,在承受庇蔭之餘,豈能苟且偷安,貪逸惡勞?歷史上,這些讓人升起無限的敬意的「義工」,就是戰勝自己的人。戰勝自己的私欲、戰勝自己的愚味、戰勝自己的無明。因為觀世音菩薩尋聲救難,給予眾生布施「無畏」。我們立身處世要「施無畏」,無畏雨淋作眾生的保護傘;無畏黑暗作眾生的手電筒;無畏作眾生的舟航,讓大眾能離開苦海;無畏作眾生的家園,讓大眾能免於餐風露宿,這就是觀世音菩薩施給我們的「無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