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唱誦中秋詩詞
福建省更生保護會在林玲玉董事長的策劃下,今年推動了一項很有意義、很有活動功能價值的方案:「點燃願景之燈」,它的重點不僅在為監獄的收容人,舉辦各種技職訓練班,諸如:製作麵線、修理機車、做鐵工、穿水晶鏈珠等等,也配合各節慶日,為他們舉辦許多藝文活動,譬如,今年就舉辦端午節作文與書法比賽。中秋節前,該方案承辦人王文璽先生,又來電請我再為監獄收容人策辦「中秋詩詞朗誦比賽」,我為了要讓活動更活潑、多元,所以就策劃了一項「創意唱誦、背誦、朗誦中秋詩詞比賽」。我希望藉著辦活動讓收容人,除了能夠欣賞些中秋節詩詞的優美以外,也希望在比賽過程中,製造一些歡笑與快樂的氣氛,我與金門監獄教誨師楊駿業先生協商,就利用我的讀書會時間舉辦,因此我向同學們報告三點說明:「一、中秋詩詞,是可以唱誦的,可以用古調唱,也可以用流行歌曲調套著唱,如黃梅調,臺灣小調等。二、我選了八篇中秋詩詞都很優美,提前影印給各位同學,希望你們將這些詩詞讀熟並且背起來,就來參加背誦比賽。三、如果你不會唱誦,也不會背誦,你就看著稿子朗誦,比賽就像是一場讀書會的活動,努力參與,不一定非得獎不可。
我選了一篇宋、蘇軾的《水調歌頭》,作為比賽指定詞曲,參加者一定要比賽這篇:「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因為這首宋詞,讀起來很順口流暢,一瀉千里,似乎有一種對人生沉痛的吶喊,一種想超越世俗,遠離紅塵的寂寞感,也有一種瀟灑曠達的情緒展現,我很喜歡讀這首詞,希望他們都會喜歡它。
我另外選了七首中秋詩詞,要讓他們任選一首來參加比賽,作為自選詩詞。譬如宋、歐陽修的《生查子》:「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唐、王維的《鳥鳴澗》「人閑貴花落,夜靜春山空,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明、馮夢龍的《醉世恆言》「人逢喜事精神爽,月到中秋分外明」。唐、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日白,月是故鄉明……」及《旅夜抒懷》:「……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 。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宋、李清照《一翦梅》:「……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唐、張繼的《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十五位同學參加比賽,表現地如預期的效果好,令我非常高興。雖然大多人怯場,放不開,但仍然有兩位表演唱誦,贏得同學們熱烈掌聲,讓他們高聲歡笑。
昨天農曆十五中秋節是國定假日,大家賞月吃月餅、外出遊玩,當然是最好的時機,今天十六日,有人說今天的月亮最圓,比昨天還要來的光亮,你不妨再去賞月,比較看看是否真是如此。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正是一家人享受天倫之樂的最美好時機,正是父母陪伴子女遊玩談心的好時機,父母可以做些親子教育,說說「嫦娥奔月」的故事,讓孩子們討論「嫦娥奔月」的作法如何?她為了昇天偷吃不死之藥,雖然昇了天,卻遭天神懲罰,每天在月宮過著寂寞單調的生活,值不值得啊?唐、李商隱有首《嫦娥》詩云:「雲母風屏竹影深,長河潮落小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據說中秋節在古代僅是一個祭農神的日子,中國以農立國,秋天農家收成後便有了慶祝活動,表示對神明、祖先的一種祭祀,因為中秋時段,正是不寒不暑,月圓天青,秋高氣爽的好日子,大家一起歡心慶祝,真是天、人合一的象徵。所以我們應感謝神明的保佑,政府的照顧、建設,時代的安定、繁榮,讓我們有如此美好的時光,享受親情,享受生活。
下(九)月初一到初八(國曆十月二十二日到二十九日)金門地區啟建兩岸和平消災水陸大法會,在金門小巨蛋體育館舉行,這次大會將金門佛教、道教一起合作,共同為天下眾生消災、祈福,為普世亡靈祭悼、超薦,機會難遇,歡迎您一定要來共襄盛舉,盡一份心力,我們當感恩眾緣的成全,我們當珍惜美好的時光,讓福報長存我們金門人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