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作家日記:之一,城外明媚、果戈里、細乳少女、凝視惡

發布日期:
作者: 黃克全。
點閱率:495
字型大小:

和多位文友在桃園新梅龍鎮餐廳聚晤,席次間,資深詩人菩提說:「老囉,我是一個很卑微的人,不值一提。」幾天前,張拓蕪也在電話裡說了同樣的話。這種有自棄、自我辜負意味的話語,我頗不喜聞。張拓蕪舉重若輕的「代馬五書」,菩提那短短幾首詩如「大荒山」、「城外明媚」,至今仍是後人難以企及的篇章,仍猶如一座座難以跨越的山丘。他們的表白,是謙虛?是矯情?抑或是湯瑪斯曼諦視托爾斯泰那句評語的理路:「自然之子,不知自然。」?或竟是羅門的「超過偉大的,是對偉大已感到茫然。」?

果戈里給友人一封信,描述自己的傑作「死靈魂」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寫成的。有天,他走進一間山丘上的小酒店,不知為什麼,自己突然心血來潮,覺得非立即動筆不可,他叫店家搬了張小桌子擺在角落,坐下,便振筆直書,顧不得身旁撞球檯撞球的敲擊,煙霧、窒悶的空氣、嘈雜的行酒划拳聲。他就這樣一動也不動,待在那裡足足寫了一整章。

果戈里提到這段往事顯然無限得意。他被蒙在鼓裡的是,當時有誰抓住他身子,頭腳顛倒過來,成一支筆,猛寫著。寫在紙上的墨水自然是他的血。果戈里還以為自己是文章的作者呢。



那回我問菩提,怎麼能寫出「城外明媚」這麼明媚得讓人嫉妒的詩?「我偷偷告訴你,」他止不住勾起往事的興奮而略帶神祕意味地說:「這整首詩的第一個意象就是那句『在妳的臉上我摘下如許的青梅』,我就為這麼一句話,編出了其他的二十八行詩句。」

悠忽忽的,我想起若干年前,在板橋五權街的那位少女了。

我寄居姨媽家,下樓寄信,那是個剛建好不久的社區,整排騎樓空盪盪的。我一拐個彎,就見到她蹲在自家門口逗弄著小狗。我倆目光很自然地交接又滑開。接著,我不經意瞥見她身前那兩顆青果般的──不,活脫脫兩隻青鳥般的,我心為之悸悸,裝作若無其事,那小小的兩枚胸乳。那清澈如秋潭的眸光。我暈眩了半晌,趕緊收束自己心神,繼續往前走,在社區中段的郵筒投遞了信。等我走往來時路,十來歲的,夢幻般的少女已不見了。我預感,我們再也不會見面了。她可能沒有意會到,有人剛剛經歷了一場生離死別,她自己和世上另外一個人的生命彼此有了勾纏,她將在某人的生死中生死。這命運必定有某種意義,或者是意義反過來定了命運。接下來的那幾天,我悶悶不樂,內心有股說不出的悵惘,恨不得自己立刻死去,同時也怪那名少女為什麼要出來和狗玩耍?那大概也是我第一次深切領受到「時間」這玩意兒不仁的神秘。



十六世紀,以「解剖六圖」垂名醫學史的安德魯斯.凡沙利烏斯(Andras vesalius 1514-1564)出生在現今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童年時,他經常站在城內高處,遙眺城外山丘遭處的囚犯,懸吊在刑架上時而沈垂不動,時而悠悠晃晃風中的屍體,等待時間和鳥的啄食,露出身軀內部……。

隔幾世紀,沈從文誕生在正逢亂世變局的中國湘西。辛亥革命那年,還是個孩子的他,隨眾人圍觀被砍頭的革命黨人。「在道尹衙門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骯髒血污人頭,還有衙門口鹿角上,轅門上也無處不是人頭。」「雲梯木棍上也懸掛許多人頭。」年幼的他,看了的感覺是「稀奇」、「不怕」和「疑心」。

這類慘怵驚心的景狀,一般人或不忍,或不敢,總儘量走避,但安德魯斯.凡沙利烏斯和沈從文卻緊盯住不放。難不成他們是鐵石心腸或膽大妄為之徒?不,兩人當時都是孩童,但卻都一旁虎視眈眈,這是一種渾淪而原創的生命力呀!先是,某種力量給予他們去凝視惡,接下來,凝視惡給了他們力量。不錯,展示眼前的或是真象,或是真象的某一部分,或是醜惡,而這些,都必須專志地不把頭撇開,才不致錯失。這兩人做到了,所以才能在各自的領域有所成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