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莫等待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625
字型大小:

陳水扁國務機要費貪瀆案,在吳淑珍等被起訴後,社會各界要其下台的壓力益加沈重。高志明要他為了台灣未來「自動請辭,含冤下台」;李遠哲說:「貪腐不知悔改,必遭唾棄」;陳師孟發表公開信,呼籲阿扁「引退受審」;黨內清流林濁水、李文忠辭立委,表達對民進黨鄉愿護扁的不滿。阿扁焦頭爛額、困坐愁城,據傳正在思考李遠哲「慎重考慮去留問題」之際,台北市政府送來大禮,馬英九的特別費,出現假發票疑雲,民進黨「打馬先鋒隊」窮追猛打,弄得馬英九苦於應付而進退失據。那一廂,阿扁「嘴笑目笑」、「走路有風」,又開始訴說著「轉型正義」為自己叫屈,儼然忘了他是待罪之身,令人不齒。

一向以高道德標準、以清廉自許,行事謹小慎微、心中坦蕩、清正做人的馬英九;也是備受國人期待,具有國際觀、有高道德、重清廉的指標性政治人物,甚至有「政治模範生」的美譽。如今在敵對陣營一小撮扒糞民代、爆料抹黑、狂轟猛打之下,市府職員余文便宜行事捅出來的紕漏,讓馬英九陷入特別費弊案疑雲,使他一路走來如終如一的清廉、自愛形象受損,面對著他從政以來的最大政治風暴。而最讓馬英九難堪的,是他碰到麻煩,必須全黨一致對外時,黨內卻是冷嘲熱諷者有之;倡議集體領導者有之;尤有甚者,拱連戰復出,提排馬AB計畫的傳聞甚囂塵上,所以,馬英九除了弊案這一關要過,他泛藍共主地位以及黨主席之位岌岌可危,才是他目前的困境與危機。

馬英九的行事風格與魄力,經常遭到質疑、詬病者,不外其執著於依法行政的「法匠」性格,以及遇事瞻前顧後、猶豫不決的缺乏魄力與決斷力;更嚴重的則是他「危機處理」的能力。馬英九身兼二職,不知其在黨、政兩個團隊有無「緊急事件處理小組」之類的編組?從現代行政學概念言,他在黨部及市府,在平時即應責成黨的一位副主席、市府的一位副市長,分別成立黨、政體系的「緊急事件處理小組」或「危機處理小組」,兩個系統間並應建立協調機制,處理共同性的問題。這樣的小組平時在做內部管控與建立危機處理的預防機制(有稱「危機管理」者);一旦事發,則啟動「危機處理」機制,遂行謀定而後動的緊急應變作為,對外發言應統一口徑,以免各說各話,誠信受損。

馬英九對於這次政治危機的處理過程和面對政治風暴的處理態度,顯示其政治判斷出現誤差。從八月初馬小九事件到最近弊案爆發,長達三個半月的時間,但是,不論黨或市府團隊,都顯得漫不經心、毫無警覺性。假發票事件顯示內部預防機制、危機處理不足;而案發後,倉促之下的記者會,以「行政瑕疵」帶過;及之後的捐款動作,說法不一,曖昧不明之舉,進退失據之窘境畢露。馬英九不願讓八年任期留下遺憾的求全個性,讓他評估自己「不用下台」。但是,馬英九如果敢以作秀心態來政治操作,在假發票案發的第一時間,發表一篇以高道德標準為訴求、擲地有聲的宣示,辭去市長或請假候審,讓司法及民意來檢驗他的清廉,所產生的政治效應將難以估計,可收眼前北、高市長雙勝之利,並讓他的政治聲望再攀高峰,若說馬英九錯失良機,則屬見仁見智也!

馬英九在「紅衫軍」倒扁活動期間扮演的角色,被施明德譏為「法匠」;也有批評他「不作為」是在看著貪腐的阿扁與民進黨共沈淪,他只要好整以暇地坐等2008年的總統寶座。但是,經過這次「特別費風暴」的洗禮,不論將來的法律責任如何?他應從政治險惡的漩渦中學到教訓;也應該體會到遲疑與不作為絕對不是好策略;在領導風格與行事作風方面,應朝向更寬大的格局來作調整與改變。馬英九的政治戰略目標如果鎖定在2008年的總統大位,擺在面前的是要做好短、中、長程的戰略布局,在卸下市長職務,專任國民黨主席之後,應籌謀黨的革新與再精進,並為國民黨的未來找出正確的方向和對的策略。

馬英九去年在競選黨主席時曾提出「面對改革的關鍵時刻,沒有榮華富貴可以享受,只有千金重擔必須承受;讓我們一起為改造國民黨而努力,重建人民信心,再燃台灣希望!」的願景。面對2008年怎麼迎接擅長於選舉的民進黨的挑戰和攻擊?在此以一段軍歌的歌詞相贈:「莫等待,莫依賴,勝利絕不會天上掉下來;莫等待,莫依賴,敵人絕不會自己垮台」。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