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斯文之化

發布日期:
作者: 唐蕙韻。
點閱率:454
字型大小:

忘了是哪一年,一個夏日午后,騎腳踏車漫遊雙鯉湖岸,在北山振威第屋後靠著泰山石敢當喝水休息。當時前面路邊那座洋樓尚未經過整修,門上也沒落鎖。寂靜的村四下無人。一個動念襲上心頭,還來不及意識念頭的起因,我已走進虛掩的門。

萬萬想不到,這千瘡百孔的牆垣之內,是這樣靜好安詳的世界。

青藍的門扇和窗框,無雕無繪,只有雋永而適意的對句墨色深濃的倚在門邊,綻放著主人詩書自華的光彩。句子忘了,但當時在門邊細讀了久久一陣,那是吟味平常生活的句子。

輕輕踏上還可堪踩踏的木樓梯,走上二樓,房間似無鎖,我好奇卻不想走進這看來是一般人不向外客開放的私人起居空間,就站在走廊上,隔著木框窗上斜排的條木寬縫,向空無一物的屋內張望一眼,幾道斜陽從外牆石窗上的石條間折在黑木地板和粉白的牆壁上,彷彿是對窗繡針黹話家常的女眷身影,寧靜光影中強烈而深刻的察覺到一種漫漫無邊、歲月悠長的生活況味,竟被這撲面而來的安詳與溫暖逼紅了眼眶,像闊別遠遊,浪蕩江湖後乍歸故里的遊子。屋外忽然一陣喧嘩雜沓,隨身喇叭的擴音器響起聲來:「這是北山洋樓,古寧頭大戰時……」我屏息而立,躲在牆角,深怕招來屋外觀光客跟隨湧進而壞了這方天地的寧靜,同時為這氣質優雅的房子隱隱起著被曲解的委屈和心疼,她豈止是戰爭遺物而已……

走進村內,找姑姑喝一碗濃濃的堯陽茶,坐在古厝巷間聽往來厝邊話家常,看一群候鳥從飛簷指向的蔚藍天際飛過。每一口水井的井欄都是濕潤著的,這裡的古厝和笑語茶香,不是民居樣品,也不是旅客消費,是生發歷史的生活景象。

姑丈帶我們穿上膠鞋,走過爛沙泥濘的海灘路,三尖耙輕輕一撥,一顆顆肥美的花蛤像攤在沙地上的石子任人撿拾。穿著膠鞋拿著三尖耙,身上的專業漁具配備和唾手可得的收穫,腥涼海風拂起鐵桶裡花蛤一陣陣撲鼻的腥鮮氣味,我於是懂了不需再農漁養家的老姑丈,對這片山與海的感情,以及終年如常上山下海耕耘至老死的心情。於他是平常不過的工作習慣,於我看來是浪漫至極的對山海和生活的禮敬。

南山的李阿伯邊走邊指一塊又一塊屋牆之間平坦的埕,說:「這些早時都是厝,有人在這裡偎絃溜曲,有人在那裡打拳,有人在那裡說古、拆字、算命,我們在那裡讀冊……。較早整鄉里都是人、都是厝,沒有埕。是砲彈炸落、走亂、屋倒,才有這些埕,早哪有埕!」阿伯矯健的身步配合跳越在一塊塊空埕之間的手指,一幅幅活潑生鮮的生活場景在阿伯指點處彷彿歷歷在目。阿伯七十幾了,那些個打拳溜曲、讀書說古,今天張揚著推廣保存的文化大事,不過是在六十多年前,不過是當時庶民慣習的日常生活。

我一腳一腳走在印著百年足跡的石板路上,一遍一遍拍攝著傾圮而依然絕美的老屋和村景的每個一角落,一字一字記著老人們敘述的過往生活景象,心卻一陣一陣的抽搐和疲軟,像極了失戀和相思交加的愁苦。明知生活不會就此結束,明知未來仍有明天,就是無法釋懷眼前令人眷戀的一切,一旦消逝遠離,是否還能再見這令人深深思慕的典型?

社會科學理論教科書對「文化是生活的方式」詮釋得扼要而經典,卻無法讓說不具體生活內容的人們具體理解「生活」與「文化」的關係。古寧頭自給自足的耕作生活和豐富的村落風景,為我補充了理論空洞的一頁。是生產和創造的充盈落實了「生活」的意象,是世代相傳的生活意象形成了文化的厚度。

後浦北門盧成金將軍第最是動人處,是天井石板花臺上葉長花肥的官蘭,和花臺下蔭著豆豉的老甕。腦後梳髻簪花的阿嬤走出來說:「喂,來坐。」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