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等待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731
字型大小:

──1995,許玉音與馬英九在畫作《等待》裡交會時的等待

「鄉野的一切,總是難以忘懷。陽光下坐落田中的紅瓦屋,綿綿綠草上悠閒漫步吃草的牛隻,陌上不知名鮮艷可愛的小野花,環繞的青色山脈,交織在澄澄藍藍的天空,四季變換,叫人不得不接受它的自然可愛。面對造物者創造出來的生命,總讓我以一份尊敬的心執起畫筆留下見證,把難以忘懷的情景,留在畫布,謹以此獻予內心深處不曾遠離鄉野的朋友們,能給予你們一片心靈寧靜的處所………。」

──許玉音《燕尾風情油畫聯展》(1995)

「從五月『青春鐵馬向前行』開始,接下來是『愛鄉向前行』的下鄉長住計劃,這幾個月的時間,從鄉村到城市,我幾乎是走遍了台灣大地,包括外島在內的三一九鄉鎮,我走了二百八十幾個………。在台灣各地『行腳』,我是用自己的『感官』去體驗真實的土地與生活。像腳在農田裡的柔軟觸感,以及它緊緊與土地結合的『黏性』的感覺,讓人更了解農民對土地的感情,是他們一生都用雙腳在土地上所培養出來的。那是雙腳與土地的『對話』,農民與土地一生的『對話』。」………

──馬英九序鐘永和《原鄉視界》(2008)

 二○○八總統大選、藍綠對決後的第三天,連續趕了多場約會,綿綿春雨,夜來時與鐘永和坐定在忠孝東路聯合報大樓廣場前的星巴克,這才驚覺,現此時與我約在星巴克、眼前的這位「攝影達摩」,從馬英九一九九八年競選市長到二○○七年參選總統,他就一直是被「欽定」,與馬穿梭大街小巷、上山下海的貼身攝影。曾經與馬晨昏擠在一部休旅車內達半年之久,三餐吃便當吃到怕,如今已累計拍攝了二十萬張馬英九影像;馬英九親為鐘永和的人文影像書《原鄉視界─鏡頭中的人文風情》寫了兩千字序文,其中一段寫道「鐘永和先生在我下鄉的行程中,曾擔任拍照的工作,如今他把這些照片結集,成為他即將出版的新書的一部份,我既欣喜他的工作成果,可以讓我們更了解台灣的城鄉人文風貌;也更願意和大家分享我在台灣各地所感受的美好。」堪稱全紀錄、最能掌握馬英九「面貌」、「形影」的鐘永和,我問他「會繼續加入馬總統團隊?」鐘永和哈哈大笑,一個人文攝影工作者的朋友,長期的行程參與,「我真切地感受到馬英九的氣度、人文特質,這是一般政治人物少有的,拍攝他,我只感覺是朋友間的互動,是一種人文攝影磁場,當我第一天鏡頭與他接觸的瞬間,即產生這樣的感覺。」

一家又一家,星巴克的拿鐵,這幾年來,不知喝過多少杯了;「你注意到沒,今天喝咖啡的人的臉部表情多出了放鬆、自在,」鐘永和提醒我觀看喝咖啡的臉,又指向玻璃窗外有說有笑、表情豐富的男男女女,包括一位也捧著咖啡杯哼著難懂曲調、走來走去的「流浪漢」?「覺醒了、釋放了,我們都經歷了一段苦苦的、煎熬的、漫長的等待!」

鐘永和,你說甚麼,再說一遍,「苦苦的、煎熬的、漫長的等待─」

等待?總統大選、馬英九狂勝兩百多萬票的第三天,在台北大城星巴克的咖啡時間轉折處,忽然回到許多年以前,想起星空的另一頭、海島故鄉的一位美女畫家。

她的名字叫許玉音。

許玉音啊許玉音,胡玉音啊胡玉音;許玉音的名字總會讓我聯想到電影原著、古華小說《芙蓉鎮》中的女主角「芙蓉仙子」胡玉音。小說中的胡玉音「黑眉大眼,面如滿月」、「『玉音、玉音』,就是大慈大悲的觀音老母所賜的意思」。

《芙蓉鎮》的胡玉音,生於坐落在「湘、粵、桂三省交界的峽谷平壩裡,古來為商旅歇宿、豪傑聚義、兵家必爭的關隘要地」的湖南芙蓉鎮。

現今之世的許玉音,生於龔鵬程筆下「孤縣福建廈門外海的小島,曾有海盜來往,但也有大儒駐足;土地荒瘠,耕稼不易,卻又文風鼎盛;僻處南方,而竟遍地高粱,宛若北邊;迭經戰亂,反造就了一座海上公園的迷人風光」的浯洲金門。

芙蓉鎮的胡玉音與浯洲城的許玉音,在時空與現實世界裡,她們是不可能產生交會的;活在文革時期的胡玉音「開設米豆腐攤子」、「成長於戰地時期的許玉音「擅長繪畫、精於紋眉」;胡玉音從小哼的是〈東方紅〉、〈解放區的天是明朗的天〉,許玉音自幼唱的是〈國歌〉、〈自由的屏障〉。那麼,她們心內處所能發生交集的,是「等待」,一個等待明朗的「解放區的天」、一個等待被屏障禁錮的「自由」。《芙蓉鎮》的胡玉音在「一個可悲可嘆的時代的尾音」描寫中結束;「浯洲城」的許玉音一如阿德的唱腔「離開了傳說中的戰地天堂,所有的孩子,不懂自己將飄向何方」?

在台灣苦行了十六年,金門解嚴後的第四年、一九九五,許玉音回家了!回到空氣中不再瀰漫硝煙、琉璜味的島鄉。她能帶回家的,惟一顆漂鳥歸返的心,以及一件件取名〈夜色〉、〈起風的日子〉、〈午后〉、〈田園〉、〈綠意〉、〈暮色〉、〈早秋〉、〈鄉間小路〉、〈寂〉等油畫作品,印象派風格,以柔和沈靜的色調,繪寫出她隱藏的鄉情、鄉愁。由許玉音領銜演出的《燕尾風情油畫聯展》,一九九五年秋天,金黃般靜靜地於金門社教館開展。十一月的某一天展場悄悄地出現一位英挺和善的不速之客,走近一件牆以石累、紅磚、紅瓦、石條窗、燕尾馬背構成的閩南古厝畫作前,目光聚焦在畫面中那位著黑色中式短服、頭髮斑白、雙手輕疊、站在門檻處凝望遠方的老婦身上,左右仰視、駐足許久。他決定購藏這幅取名《等待》的油畫。

創作《等待》的人是許玉音,買下《等待》的人是馬英九。時任法務部長,訪視金門的馬英九,在行程空檔參觀畫展時看上了《等待》。是許玉音的畫風,或者是畫裡不知為何在馬背下倚門望歸的老婦眼神、身影打動了馬英九?沒有人知道答案。只清楚馬英九不是私藏、而是由法務部公開購藏原作並取得複製授權再提供給全台各地少年輔育院掛展;也可以清楚的線索是,典藏《等待》的同年十月,馬英九主張基於歷史、土地、血緣與人道等考量,率先提議以「專案許可」方式讓金馬與大陸福建「小三通」,期望金廈兩岸不再有徘徊、等待的未歸人。

等待。從戰地到解嚴,金門人歷經了一段漫漫的等待。

等待。從封鎖到開放,金廈水域渡過了一段遙遠的等待。

等待。從變色的綠地到湛藍的天,我們都走過了一段苦苦、煎熬、漫長的等待。

等待。許玉音一九九五年根植島鄉的《等待》,不也是馬英九二○○八年解除魔咒、藍天再現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