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吳鈞堯的文學創作

發布日期:
作者: 吳鈞堯。
點閱率:1,310

詩人洛夫,在黃克全詩集《兩百個玩笑》序文,指出「金門是奇絕之島……而作家中黃克全、張國治、楊樹清、吳鈞堯等更是絕中之絕」。洛夫的話是過譽了,但此話卻也點出現階段金門籍代表性作家中,吳鈞堯正為其一。

(一)以斷代島解釋金門

  吳鈞堯1967年生於金門縣昔果山,曾獲得中國時報、聯合報等文學獎,任職《幼獅文藝》主編,因推廣藝文活動獲頒五四文藝獎章,著有《女孩們經常被告知》(九歌)、《金門》(爾雅)等。比較特別的是自九十二年開始,投入金門歷史小說書寫,完成《崢嶸》、《凌雲》、《鋼蝶》(書名暫定,完成中)等,三本小說,跨越百餘年,從史著手,梳理金門早期歷史、戰爭軍管時期,以及後期的開放時代。

雖為金門籍,但吳鈞堯民國六十七年國小畢業即隨父母搬遷台灣,跟故鄉僅以薄弱的鄉愁聯繫,直到九十一年出版《金門》,獲得縣府跟居民迴響,始與金門當局有了更多接觸。吳鈞堯「自覺」為一個金門人是始自成年以後了。《金門》散文集獲得聯合報、中國時報專評,但論得最深刻者,當屬唐捐發表於《全國新書資訊月刊》的評論:

因此,這本書最有趣的地方,在我看來,就是不斷勘誤的衝動。作者將自己年少時期的「口吃」歸因於金門人的自卑:站在神聖中原的陰影裡,邊鄙蠻荒的小島當然無法完整表達自己。小姪女不相信台灣小孩也有笨的,作者說:「我也是花了很長的時間,才相信這件事。」這段很長的時間,其實也就等於矯正口吃的過程。依照佛洛伊德的講法,「語誤」與童年時期的遮蔽性記憶有關。就本書而言,「離島癥結」便是最強悍的阻拒力量。大人不斷植入向台灣看齊的指令:「本」島是「正」字,離島自然是錯字了。

吳鈞堯在《金門》之後,以故鄉出發,自我尋覓,他選擇的方法是探勘歷史,百年追溯,才漸漸明白金門的開發歷史、明清時代海盜肆掠、明鄭時期伐樹造船,以及金門被日本佔據跟軍管時期的居民生活,繼而觀察台灣、金門兩島的關係,興起以小說詮釋的念頭。

(二)金門歷史小說系列受矚目

吳鈞堯在計畫書寫金門歷史小說時,不同過去懵懂無知,反倒充滿自覺,金門歷史小說第一集《崢嶸》編後語裡說,「很希望金門的土地認同能由小時候做起,經由教學、傳頌,深化在人們心靈深處,成為靈魂的印記,如此,故鄉點滴當然榮譽、可說」,第二集《凌雲》編後語,也寫到作品在初寫作時,面臨風格跟語言的問題,並期許第三本在原有基礎上,加上新時代語言面貌,以支應新時代的金門。遲來的歷史,一頁一頁向吳鈞堯開放了,他在構思小說,亦見謀定而後動。

吳鈞堯如何掌握他的歷史小說呢?作家鍾文音代吳鈞堯說出撰寫歷史小說的困處跟特質(文訊雜誌):

吳鈞堯這回的金門書寫,恰恰其成功就在「轉化」……他克服的仰賴應是尋找適合的「語體」來承載故事……特別營造了許多的詩意,在大量短句的用詞用句裡獨顯十足的「詩性」,帶有古味的韻腳跟聲調擬仿,使得《崢嶸》全文浸淫在濃厚的「古典主義」下……

鍾文音也指出行文的腔調帶著若干的武俠氣味,遂使得這本小說的當代性有了發展的侷限,繼而提出建議:假使作者拿掉歷史包袱,或許這本小說將更為可觀。吳鈞堯這系列小說,雖有語體的特殊性,但也造成隔閡,值得他思考。

吳鈞堯該系列歷史小說,〈泥塘〉收錄文建會策劃主辦、聯合文學編輯製作的《閱讀文學地景》小說卷下冊,郝譽翔評述,「這是一篇風格獨特的小說。作者的文字十分凝練,簡約、短句的連綴,製造出一種詭譎的音響和氛圍,充分捕捉了金門漁村的人情,以及戰地的肅殺跟蕭瑟」。

他自承,三本金門歷史小說可當作他對金門歷史、環境跟人物的熱身,以此為基礎,完成個人第一部長篇小說。

(三)散文的滄桑美感

吳鈞堯也在散文下工夫,散文集《荒原》劉再復撰序,提到吳鈞堯的小說具備「藝術意識」,指出從《金門》到《荒言》,精神內涵的重心發生了變動,從歷史滄桑感轉向生命滄桑感:

內滄桑感本是一種「傷逝」,一種對生命消失的哀輓,本來也應是「重」的,但在鈞堯筆下,傷逝是一種哲學,一種提示,一種詩意的精神細節,一種告別式的生命之戀與歲月之傷,尤其是一種自我發現:發現身邊的他者(從外公、外婆、阿公、阿嬤、父親、母親、伯父、到心愛的孩子),都是自身滄桑的鏡子,都在映照自己的昨天與今天……

蕭義玲則評述(時報開卷版):

荒言所在處亦是隱喻所在處:在新生與死亡、遺忘與喚起、出路與迷宮相互纏繞的命運困局中,作者不惜以肉身投入時間火爐,以熊熊燃燒的火光探測生命軸線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在遺忘之處抵抗虛無,在沈默之處提煉意義,終於熬煉出一方存在的詩意空間。故而這本看似個人性十足的散文,荒言窗口的朝向處,卻指向一個普遍意義的存在之問,那即是《荒言》一書中不斷出現「路」的意象:生命是圍困於荒原或尋得出路離開?

吳鈞堯在民國八○年代,以文學獎崛起,但促成他自我的覺醒,卻非文學獎的光環,而是朝故鄉走近一步又一步。不管地理或文學位置,金門跟金門現代文學都位處邊陲,吳鈞堯除了獨步前行之外,也常常提問,金門現代文學的後繼創作者,又在哪裡?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