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二三﹐誰在哭泣﹖
鄉愁多磨,返鄉更愁,憂鄉不活,最是難過。漂泊他鄉,卅五寒暑,日夜蹉砣,轉眼即
走。
日子溜了?趕集散了?人,躲到那裡?物,藏到何處?事,存在何方?怎一個面貌盡失的家鄉,是如此地虛浮,蒼白得令人難辨,陌生生地猶如路人,冷淡淡地像是過客。相思難說,思鄉難受,滄海桑田,歸與不歸間,何處稱家園?
三十而立在他鄉,四十不惑拼小命,五十天命不知運,六十耳順反骨生,七十望天何所欲?八十九十白作夢,百年好合遊道山;步步驚險步步行,處處艱困處處拼。返鄉?回家?落葉歸根?一生一瞬,黃樑夢醒,人落何境?
不歸鄉,不太想,即使想,轉眼變。回了鄉,更要想,想得深,牙癢癢。
八二三,50年,剛過30天,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好像很遙遠。是的,50年是真的很遙遠,只是身歷其境的我輩,悲痛的往事歷歷在目。尤其是在這段日裡,碰觸到那痛處時,闔上雙眼,思緒便急速地飄到50年前,轟隆轟隆的砲聲就像還在耳邊響起,咻咻咻的彈道聲就像還從頭頂飛過。
怕,當然會怕,是膽戰心驚的怕,誰敢說不怕;躲,一定要躲,是??忙忙的躲,誰膽敢不躲;砲彈不長眼,誰敢和它賭命。一個多月的瘋狂砲擊,半條命早已託付老天。哭,嚇得大哭,是悽慘絕望的哭,大人們看著小孩的哭,也跟著無助地流淚,還要哄著說不能哭,不然砲彈會打來。不敢哭,只好泣。啜泣無力,嗚咽無氣,悲?無米,怨恨無理。
八二三,誰在哭泣?
阿祖阿嬤在哭泣,哭泣老厝尚否能完好,兒孫是否有吃飽。阿爸阿娘在哭泣,哭泣兒女是否能平安,田地能否收成早。兄弟姊妹在哭泣,哭泣爹娘命苦勞,手足分道跑。孩童幼兒在哭泣,哭泣零嘴玩伴不見了,窩在洞裡不見天。師長同儕在哭泣,哭泣學堂教室砲擊倒,遷校台灣孤哀號。生意買賣在哭泣,哭泣血本無歸虧了了,開市收市隨砲聲。台灣新兵在哭泣,哭泣歹命抽到金馬旅,兩年饅頭磨銳氣。新兵父母在哭泣,哭泣兒子離家千萬里,死生難料算歸期。新婚少妻在哭泣,哭泣尪婿入伍前線去,臨盆在即誰送醫。哭泣,誰在哭泣?暗夜滴淚到天明,明天依然討生活。
八二三的哭泣灌耳,八二三的淚水滿襟,八二三的悲苦吃盡,八二三的驚恐永存,八二三的犧牲誰賠?
求學者失學,耕田者廢田,居屋者退屋,生命者沒命;種種八二三的不幸後果,50年來要如何算?談「補償或賠償」,台灣和金馬離島都已有案例,但是那只是針對某些有參與其事者的補償或賠償。對於在當年同一時代環境生活者,卻付之闕如,不聞不問,這是非常惡劣的行徑。
國家有錢蓋蚊子館,中央浪費公帑如流水,某些高官污錢不氣喘,幾百億、幾千億新台幣的損失都不眨眼,怎麼戰爭受難者卻任令其死生?金門要向中央爭「補償或賠償」,算一算1949年「古寧頭戰役」或1958年「八二三砲戰」到民國87年(1998年)5月29日,國防部宣告廢止《金馬安輔條例》,金門、馬祖兩地才「正式解嚴」。其間有40至50年受到戰爭痛苦,損傷無數,這難道就眼睜睜地讓他逃過?
我們要爭「補償或賠償」,要中央向當年在金門出生居住者,給同樣「1998年之前生活在金門年數」的「免徵個人綜合所得稅同樣年數」,並且「免掉金門縣府上繳中央稅30年」及實施「金門一切免稅特區」,以「補償或賠償」金門所受之苦,如此金門才能繁榮,中央也才對得起飽受戰爭無情迫害的金門人。若是,金門幸矣!至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