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風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逐無涯,殆已。- 莊子
吉朋(Edward Gibbon)在《羅馬帝國衰亡史》(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中,分析羅馬帝國滅亡的原因,其中有一點竟然是知識的腐化低落。他指出,羅馬帝國晚期的哲學早已淪為古物研究的道具;甚而淪為占星術的迷信行為。看來與今日坊間一些江湖術士濫用易經大談風水五術,頗有異曲同工之嘆!
當然,一個社會迷信與否,必然有諸多因素,但與知識絕對脫離不了關係。以今日台灣大學生來說,這些算是「知識人」的學子,細觀之下,絕大部分的閱讀品味仍停留在國中程度,甚至還耽溺於膚淺的讀物。在此氛圍下,江湖術士自然橫行;因為沒有知識的防疫網!
當年在特殊因緣下,加上好友的鼓勵:「你國學深厚,能看古籍,又受過嚴謹的中、西學術訓練,若進入五術領域,絕對可以發揮激濁揚清功能,不也功德一件!」而莊子的一番話,更激起我欲知真相唯入虎穴的探究心,竟一腳踏進占卜、風水中。多年來,一邊以「迷信」解析人間事,一邊又詞嚴地指責江湖術士的「迷信」,想來豈不可笑!但誠如我對學生所說的,諸葛亮怎能與江湖術士相比?其中之分野在於不夸飾、去名利、忌財色、不裝神弄鬼;而以慎密的推理,輔導的角色,慈悲的胸襟,隨緣開導,不正是儒學與迷信的分別?
此次北京奧運,在眾人起哄下,心血來潮占卜中華台北棒球隊成績、及中華台北跆拳隊能否得金牌!事後印證,準確率令人震驚又驚喜;但就如在對古巴隊那場棒球賽一樣,我在解卦紙上寫道:「纏鬥、未時分曉,古巴險勝。」封好後不宣而束之書櫃,硬是等到比賽結束後,再由友人拿下拆封核對。在眾人驚訝采聲中,我決不「乘勝」夸飾,更不會如方士般引鬼弄神,反而一再重申:「是有定數;但改運唯有靠讀書與心存善念!」這就是迷信與否的分野!
對五術之首:「風水」也是如此!我一直認為環境的生態、視野、動線、採光、整潔、有序才是風水的有機體。因此,一位真正的風水師,必須要知天文、識地理,與今日的生態環境學豈僅是不謀而合而已。諸如山明水秀才能孕育人才,窮山惡水絕不可能產生人才。如台西一帶,風大地瘠,當地人不可能會細語深思,一定要粗聲才能壓過風聲;急思才能快速結束露天風吹之苦,而一個不能細語深思的環境,正是求知問學的殺手,在風水學上更是無法「藏風聚氣」的惡地,惡地自然地瘠人貧,更加遽了貧學的惡性循環,因此只能出些黑道,頂多是遊俠而已,可見風水是一門學問;尤其是天文地理學。
以天文學來說,界定三垣二十八星宿名稱的李淳風,即是一位風水師,而他更是撰寫《晉書》的知識份子。天文學家是否崇信風水,不得而知,但今日風水中,有誰能脫離天文學?所以坊間稱一流的風水家是「觀星望斗。」早在《史記》即有記載「璇機玉衡,以齊七政;立春伊始,斗杓東指。」隨著北斗七星的旋轉,分曉四節。其中斗杓是指斗五至斗七(玉衡、開陽、瑤光);而斗一至斗四(天樞、天璇、天機、天權)就是俗稱的「斗魁」。延長斗一和斗二連線的五倍,就可以找到北極星(勾陳)。這七顆星除天權是三等星外,其餘都是二等星;這當然是天文學的知識。
就我的心得,「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文學與風水關係最直接者,莫如「天星四垣」;「紫微垣」者,常然成為首都,如台北與北京,乃至此次京奧場館的布局等。而強調方正如斗的建築,尤其以天上「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中勾陳」等四象來對應人間房屋,更是具體之表徵。而古人常以北斗七星論國運,不由想起史學家黃仁宇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書中的論點:「中國在公元之前統一,而且自贏秦之後,以統一為正軌,實有天候和地理的力量支撐著。」我們當然知道黃先生不是風水師,但這史觀不正是風水學的儒者論點?這當然有別於辭辯「魁星」顏色,乃至不談用功,但言祭拜魁星祈求考運的迷信方術!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傳統儒者大都是是理性主義者;更是實證主義者:「吾見溝澰,不疑江河之大;睹丘陵,則知有泰山之高也。」因此,對一件不能證實為「妄」的事情,存疑而不否定,本就是儒家的包容精神;況且自古以來,儒家並不反對占卜。到了漢代,接受陰陽家思想,觀念上早已接受風水。而周公有洛邑之營,夫子有宅兆之訓,更是明代以來風水著作中最常引用的。盱衡今日各種江湖術士迷信橫行,與社會大眾欠缺知識判斷,尤其是知識份子的卻步,任由這些方士夸飾妄言更有直接關聯。是以際此時空下,能否以普世價值的人文主義來論研,或可作為迷信與否的分野,這也是自許為儒家弟子的我,多年來投入五術研究的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