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冷的文學

發布日期:
作者: 蔡振念。
點閱率:967
字型大小:

文學是什麼?中國的文學傳統一直以來有兩種不同的文學觀,即載道的文學和抒情言志的文學。五四新文學運動以來,也還有寫實文學和為藝術而藝術純文學的路線之爭。抗戰時期,為了救亡圖存,許多作家投入宣傳抗戰的寫作行列,國共內戰,雙方陣營也有意識形態的分歧。到了中共建國,政治鬥爭不斷,毛澤東的工農兵文學成了是大陸文藝的指導原則,台灣則反共文學延續到五、六十年代,這種政治指導文學的結果,使真正有審美價值的作品難產,反倒生出一堆口號文學,但文學史和時間老人自有判斷,如今有誰記得那些為抗戰而寫的舞台劇?現代中國文學史家也慨嘆大陸新時期以前文學創作幾乎交了白卷。時代變遷,兩岸社會已成為市場掛帥的商品世界,文學也成為一種消費,台灣統獨的分裂使不少文學雜誌涇渭分明,文學仍難脫政治、商業炒作的干擾,但真正有良知的文學家應該忠於文學本身,以藝術審美為依歸,諾貝獎文學得主高行健提倡冷的文學,他說:「冷的文學是一種逃亡而求其生存的文學,是一種不讓社會扼殺而求得精神上自救的文學,一個民族倘竟容不下這種一種非功利的文學,不僅是作家的不幸,也該是這個民族的悲哀。」

高行健身體力行,他以繪畫來養活自己,讓他可以不為謀生而寫作,得獎之前,我已注意到他在台灣出版的《靈山》、《一個人的聖經》、《給我老爺買魚竿》等小說,確實是一種非主流的寫法,例如《靈山》中的人物全化為「我、你、他」三個人稱,而主人公其實都是同一人。高行健認為,我們的意識若凌駕於倫理、政治、自我之上,就可形成一種自我觀照,既可用第三人稱來進行敘述,也可用第二人稱來敘述,一旦進行思考,這個自我就可分裂投射出去,成為另一個你,作為我對話的客體。他的《一個人的聖經》只有你、他兩個人稱,《靈山》則是三個人稱俱在。高行健獨特的創作方式並沒有獲得多少讀者認同,他因政治因素作品在大陸不得出版,出版的也受到批判,在台灣,他得獎之前,幾本小說一版兩千冊數年間都賣不完,還真冷得可以。但歷史和命運是弔詭而無常的,公元二千年他獲諾貝爾獎之後,小說在台灣熱銷,一年之內發行數十萬冊,冷文學成了熱商品,不知是文學的幸或不幸,但至少作家是幸運的,獎金和版稅讓高行健得以在巴黎市中心買了一棟古蹟級的大樓公寓。二○○五年秋天,我受聘為法國巴黎第八大學研究員,並訪問遠東文化學院,和法國教育部漢語督學白樂桑(Joe Bellasen)商談國際交流事宜,也在這公寓中拜訪了高行健。

高行健始終認為文學是人學,最終寫的無非是人,表述人的生存狀態,文學是人對自身存在和他所生存的環境的一種觀照,文學唯一存在的判斷,就是審美的價值判斷。作家則是現代語言的創造者,創作前人所來說過的話,從前人說完的地方開始說起。作家無非是自己在說話,既不是為民請命的英雄,也不值得作為偶像來崇拜,作家與讀者是一種精神交流,只透過作品溝通。作家也不承擔道德教化的使命,既將世界各色人等悉數展現,也將自我袒裎無遺,真實之於文學,對作家而言是至高無上的倫理。

高行健的文學觀,在某方面類似美國文論家布魯姆(Harold Bloom)影響的焦慮(The Anxiety of Influence)之說。作家除了要忠於自己,也要不斷超越前人的影響,這才是作家生存念茲在茲應有的焦慮。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