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從「金門洛夫文學館」倡議說起

發布日期:
作者: 李福井。
點閱率:2,589
字型大小:

第四屆洛夫國際詩歌節,五月下旬在溫哥華登場,金門報導文學名家楊樹清先生,倡議建立「金門洛夫文學館」。這使我想起金大創校校長李金振先生,一直在推動成立「金門鄭愁予文學館」。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了。
當代兩大詩人,洛老是金門女婿,鄭老是鄭成功苗裔。一個以《石室之死亡》金門詩作成名;一個以曾執教於金大,情歸金門,桃李春風。都與金門有親厚的關係。詩壇的地位可謂旗鼓相當。現在有人提議設立文學館,這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就我所知李金振校長推動有年,以他創校劍及履及、鍥而不捨,期底於成的行事風格,透過議員在議會提案,至今沒有下文;如今以楊樹清先生登高一呼,想要為洛老設文學館。衡諸先行者李校長,恐怕還有一段長路要走。
金門要不要為兩老設文學館,與金門該不該有一座文學館?大家可以冷靜地思考。如果金門還沒有一座文學館,而願先為兩老設立文學館,那金門人真是有氣度,值得佩服。我也樂觀其成。所以我想把這兩件事情一起來探討,看看兩者之間有沒有可以磨合之處,而收水到渠成之功。
老實說金門的文學輪廓還不清楚,它的深度、廣度與厚度,還見不到具象的存在。我的意思是應該有人,先把金門海內外的作家作品整理出來,對他們的作品作一番客觀的評析與定位,從而認識金門作家的光譜。
1949年之後,軍旅金門的作家為數不少,寫出了很多跟金門有關的羈旅文學,反應了一個時代的心聲,補足了金門文學的空白。如果有人能為金門寫出這一部分的文學史,與評析金門作家的作品兩者合轍,就可以尋繹出金門文學的歷史座標。那麼該不該有一座金門文學館,就不是一廂情願的事了。
金門文學有它的歷史性、時代性與普遍性,金門的戰後文學的本土作家,經過長期的努力,已經有一些具體的成果,反映了這一代人的思維與才情,值得肯定。因為自古就有才難之嘆。有些人物是百年一出,有些是五百年一出,更有的是千年一出,像蘇東坡那是曠世奇才,難得一遇。
天既不降奇才,那我們就珍視現在所有。金門文學館的建置要有四隻腳,本土作家與軍旅金門作家是兩隻腳,詩魔洛夫與愁予老師是另外兩隻腳。有了這樣的四根柱石,金門文學館才有可觀者焉。
這樣的想法比較切合實際,把金門文學的餅做大,讓金門文學與洛老與愁予老師的金門文學館,合一爐而冶之,可以相得益彰,互蒙其利。否則曠日費時,何時可以見到文學館的誕生?恐怕遙不可期。
有人會問不是有一座「碧山金門文學館」嗎?那是只有形式,缺乏實質。即使形式,得來都不容易,應抱著感激的心。碧山這座文學館有它的侷限性,只有辦活動的功能性,缺乏典藏、展覽與參觀的宏闊格局,難以激揚與啟迪後學。只是暫時性,而不是永久性。那麼,這是反映金門文學的成績嗎?
館長陳長慶先生,這位文學的老園丁,筆耕不輟,盡心盡力在點燃文學的爝火,希望可以薪火相傳,發揚光大。然而碧山文學館只是一個盆栽,卻想要長出參天的巨樹,是不是期望過奢呢!
為今之計,我們可不可以「築巢引鳳」,建立一座金門文學館,奠立金門文學的殿堂地位,讓愁予老師與洛老置身其間,老鳳引領新鳳,相互「附麗」,而成為流傳後世的金門文壇佳話。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