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我在烏坵看《我的家鄉在烏坵》

發布日期:
作者: 陳益源。
點閱率:5,764
字型大小:

2022年6月6日,我在烏坵看《我的家鄉在烏坵》,這是一個十分難得的經驗。
難得之處在於,烏坵很難去得了。烏坵鄉有大坵、小坵二島二村,設籍人口600多人(長住居民不到30位),面積僅約1.2平方公里,位於馬祖與金門的中心點,西南距金門72浬,東距臺中約80浬,對外定期交通只靠15天一航次的軍方船隻由臺灣的臺中港往返,而且到現在仍是軍事管制區,非當地居民須經申請許可方准登島。因此即使烏坵鄉劃歸金門縣代管,絕大多數的金門人也都沒去過。
  我2018年2月起曾長住金門,讀了金門村史《我的家鄉在烏坵》(高丹華女士著)之後,就一直期待著要帶著這本書去現場對照著看,等了四年多,終於如願以償。
  6月6日清晨七點,在金門縣文化局文資科楊至臻先生的協助下,我與金門大學建築系曾逸仁教授研究團隊,到金門水頭碼頭和交通部航港局代表會合,一行十餘人搭乘專船於八點出發,頂著大浪前進,同船者有一半以上暈船不適,到了下午二點多,才航抵大坵島附近海面。由於潮汐的緣故,又賴軍方橡皮艇分三次接駁,這才順利登島會勘烏坵燈塔附屬建築物,完成其存廢與再利用的評估工作。
  由於此行無法過夜,船長說下午四點就得回航,要爭取晚上十一點之前回到金門,所以別說小坵島上不去,就連大坵島也沒時間走一圈。我雖然不無遺憾,但能親自登上清同治十三年(1874)由英國建築師漢迪森(D.M.Henderson)設計監造完成、2018年指定為國定古蹟的烏坵燈塔,並到塔旁挪威籍塔守雅格森(H.J.Jacobsen,?-1899)的墳墓前憑弔,我已經覺得很幸運了,何況我還去了大坵媽祖廟重建現場,並在觀音廟見到暫時寄放的湄洲島媽祖古神像。
  就在烏坵嶼燈塔上,我取出隨身攜帶的《我的家鄉在烏坵》,翻看書中第43頁的「烏坵島」(含烏坵燈塔、大坵村及碼頭)手繪彩圖,以及第二章「珍貴的島嶼文化:人文資產與冷戰遺址」的幾張老照片,對照著眼前所見景象,果然見識到高丹華筆下「被遺忘的邊陲」的荒涼美景。我看著對面的小坵島,心想1998年烏坵要是真的成為臺電公司核廢料的儲存地,那麼現有的傳統漁場、海上紫菜田就將永遠消失了。
我知道我在烏坵看《我的家鄉在烏坵》,書中所載許多人事物必然早已消失,例如往昔橫行島上的海盜、1949年的殺戮戰爭、1950年游擊隊司令官吳建自製的鈔票(他在一張張草紙上簽名蓋章當作國幣使用,向百姓強行購物),1960年代每張票價12元新臺幣的軍中公共茶室,以及高丹華小時候隨手就挖得到的紫水晶……,即使我此刻身在烏坵也是看不到的了。然而,現在看不到並不表示它們過去不存在,而這也正是金門村史書寫的重要意義。
以前我看過公共電視臺2003年拍攝的烏坵紀錄片,片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個畫面是高丹華介紹說烏坵島都是花崗岩,早期沒有樹,很多樹都是阿兵哥畫在房子上和大石頭上的。可惜我們這次停留時間太短,沒能去尋找刻畫在花崗石上的大樹,也無法去參觀居民石頭屋裡的防空洞。
返航途中,曾逸仁教授說以後應該找幾個朋友包船過來,申請多住幾天,以便深入認識烏坵。我建議最好選在烏坵紫菜採收的季節,那時返鄉的烏坵人多,說不定可以打聽到更多關於烏坵的動人故事。
欣聞出身看守烏坵燈塔家族的高丹華又有新書《那些年我們在烏坵的日子》即將問世,我衷心期待不久的將來,能與朋友再訪烏坵,住在烏坵,讓我們一起在烏坵看《那些年我們在烏坵的日子》,這又會是多麼令人喜悅的難得經驗啊。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