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別樣風情幽夢影

發布日期:
作者: 倪振金。
點閱率:3,252
字型大小:

~梅邊之石宜古,松下之石宜拙,竹旁之石宜瘦,盆內之石宜巧~
《幽夢影》係清初張潮所著的隨筆小品文集。全書思想開闊,眼光獨具,從平淡無奇中,紛呈草木人事,莫不有情等情韻。舉凡修身養性、為人處世、風花雪月、山水園林、讀書論文、世態人情等,皆有其神思妙想。除善用印證激映的聯想(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俠客……);新意別致的比喻(所謂美人者,以花為貌,以島為聲,以月為神……);聲韻勻稱的排比(賞花宜對佳人,醉月宜對韻人,映雪宜對高人)等寫作技巧外,尤其是其思想層面,旨趣遙深,誠如章衣萍所譽:「才子之書,亦大思想家之書也」。
論思想層面,自然談到「形神論」;形式與精神的表現。從曹丕直言「文以氣為主」後,似乎文學的精神表現,始終凌駕於形式的表現,而前者即是思想層面,且就此來情馳此文集。
從思想上言,張潮深受晚明及清初諸思想家影響。晚明思想家如李贄等,即反程朱理學之禁欲,對人生正當之欲望,均予以肯定。乃至於湯顯祖、馮夢龍等對人情的張揚,蔚為主情主義等思潮:樂山水、建園林、賞花草等,反映了一種新時尚。
翻開《幽夢影》,步移景換的是山水雲雨、風花雪月、琴棋書畫、飲酒賞玩等風景,展現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如談聲:「松下聽琴,月下聽簫,澗邊聽瀑布,山中聽唄,……」從自然天籟之聲到人籟之樂,皆可見其對聲、樂,已得其款妙;如談酒:「上元須酌豪友,端午須酌麗友,七夕須酌韻友,中秋須酌淡友,重九須酌逸友……」在酒飲中,深得旨趣;如談山水:「善遊山水者,無之而非山水,書史亦山水也,詩酒亦山水也,花月亦山水也。」體現出重形更重趣的意境。而舉凡書畫、器玩、著書、弈棋、劍術、園林、禪悅等,均有其涉談品味處,可見其學之淵博。
然而作者終究是清初人士,避不免清初思想的影響。較之晚明,清初的學術思想已然變化:雖說官方推尊程朱,大倡理學;但在學界上,諸如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既批判晚明心學;也不認同程朱。提出捨經學無理學,提倡創新、博證、致用。而從《幽夢影》中,均可見到作者接受顧、黃、王等大師之影響,談經、史、子、集,及各類書的讀法,既稱讚博學,也重博證、致用,更重創新:「發前人未發之論,方是奇書。」
因此,本書講理學,更談中道:「立品須發乎宋人之道學,涉世須參以晉代風流。」凡此皆散見於他處世之態度,如「律己宜帶秋氣,處世宜帶春氣」;「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少年須學老成之識見,老成人須有少年之襟懷」;「清高固然可嘉,莫流於不識時務。」
意以為,世所稱讚的佳文,應是形神兼備,揮灑縱橫而自得。而其主從次第,應是透過中文獨特的形、音、義之超妙美學,以嫻熟洗練的藝術技巧,呈現文章中抒發情感、關懷生命,及士報國恩的精神。不管是形散神不散的散文,或格律依規的韻文,皆應如此。這才是有章法的文章,更是所以傳世的道理,秉此品讀《幽夢影》,自有一番精妙絕倫,姿韻紛呈之感。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