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說膎

發布日期:
作者: 陳邦祥。
點閱率:2,089
字型大小:

Thompson隨筆集中有一篇文章在討論「膎」、「給」、「鮭」、「醢」該怎麼寫,寫哪一個字比較正確,引述教育部《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說寫作「鮭」是舊時俗字,Thompson又引杜甫〈王竟攜酒〉詩有:「自愧無鮭菜,空煩卸馬鞍。」並且認為:「鮭菜是古時魚類菜餚的總稱。鮭字既有魚菜之意,讓我覺得『鮭』也有可能是鹹給的『給』的本字,而非『膎』的俗字。」
又闡釋:「現在挪威鮭魚大行其道,說『鹹鮭』大家只會想到鹹鰱魚(鹽漬鮭魚),完全不會聯想到『鹹給』了,鮭字原意既失,鹹鮭之說僅存於舊記。」
Thompson氏論述:「《臺灣閩南語常用詞辭典》說膎是鹹『給』本字,但,膎字三義與鹹給違和明顯,這總讓我覺得不放心,口說『鹹給』的『給』,真的是『膎』嗎?不過既是教育部推薦用字,晚近的文說和產品標示,『鹹膎』的使用有越來越普遍的趨勢。」
按清末民初陳恆慶《諫書稀庵筆記》第六章第二十四篇有〈海錯〉一文,當中提到:「……至蛤蜊等物,不用網罟。海潮退時,婦女提籃赴灘拾取,可以易升斗,可以為菹醢。殆如彼有遺秉,此有樨穗,伊寡婦之利,人各得其養,滄海猶畎畝也。東海所產鯗魚,咸云由海入江,變為鰣魚。其形相似,理載有之。古無「鯗」字,始於吳王闔閭,航海阻風,數日無可食之物,忽聞隔舟烹魚之香,取而嘗之,曰美。問何名,曰無名。因名之曰「鯗」。《康熙字典》收此字,且加詳注。……。」
醃菜本稱作「菹」,東漢‧劉熙《釋名‧釋飲食》稱:「葅,阻也,生釀之,遂使阻於寒溫之間,不得爛也。」
上面引文「可以易升斗,可以為菹醢」的意思,就是說撿拾蛤蜊等物,可以拿去換些米糧,也可以醃製成醬。這條資料吻合「鹹膎」的意義,還特別提出是「生釀」的。
Thompson進一步推論:「至於鹹膎之義是何時出現的我不知道,我也找不到更早些的使用證據。有沒有可能,「膎」只是音同義近,借來做「鹹給」的「給」,若如此,就像鹹鮭之鮭是舊時俗字(雖然我覺得也還未必),鹹給之給是今時俗字,鹹膎的膎是今時音義較近的俗字而已。」
另桃園光啟高中副校長陳文榮所著《古早味》(二魚文化,2012年)一書,有「蚵醯」一篇:「蚵醯」。其中論述說:「醯字國語發音唸ㄒ一(西),當醋的別名。也作為化學品名稱,如乙醯胺(音ㄜ4聲)。閩南語中的醯字唸ㄍㄟ三聲,與「給」同音。「台灣話大辭典」的解釋是:肉醬之有汁者曰醯,就是現在的肉醬。另一解是肉類魚介之漬重鹽者謂之醯。肉類、魚類之外的甲殼類如貝類、蝦、蚵等都能以重鹽來淹漬成醯。……」。
陳文榮的論點與Thompson氏不謀而合,他指出用客家話說「毛蟹醢」的「醢」,聽起來很接近「ㄍㄨㄟ」(gui)。並下結論說:「鹹醢」、「魚醢」、「菹醢」的使用,年代上更久遠,地域面更寬廣,我覺得用「鹹醢」說「鹹給」其義最準,是不是也有可能,「醢」才是鹹「給」的本字呢?
但不管哪一個字,歸納之後只有兩組,一組讀「ㄍ」,一組讀「ㄒ」,讀做「ㄍ」的「給」、「鮭」,這是來自於古代注音的「譬若」,可以說「給」、「鮭」是「膎」的異體字,因為字音相同、相近,而字形不同的字。至於讀做「ㄒ」的一組,留待下次再探討。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