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羊角窿傳奇

發布日期:
作者: 陳慶瀚。
點閱率:2,240
字型大小:

羊角窿(發音羊角啷)是太武山峽谷一個鮮為人知的山洞。最近在網路上看到許多金門登山友陸續前往羊角窿,而重新喚醒我的記憶。
這個神秘的太武山景點是五百年來陽翟人逃難避禍的庇護所。明朝倭寇來犯時,陽翟族人便從陽翟村城西側逃離,從現今龍陵湖處沿太武山峽谷直上太武山,尋找峽谷岩壁的山洞躲藏。
羊角窿就是太武山峽谷中最大、最隱密的山洞。這個天然石洞洞口有兩塊直立石頭,形似羊身體某部位,所以村人稱之為羊角窿。羊角窿洞口極為狹小,僅容一人鑽行而入。
我唯一一次進入羊角窿是在讀國中時,當時跟村中同伴陳篤甫和陳慶鴻前往洞中探險。我當時個子瘦小,都還要半鑽半爬才進得了山洞,一般體型大人想必更難以進入。進入洞中則空間豁然開闊,有些地方可直立、有的地方則需彎腰才能通過。雖說羊角窿不小,約可容納十人以上,但距離傳說中明清期間陽翟陳氏族人近百人逃至此山洞躲避戰禍的說法有相當差距。
幾個國中少年想去羊角窿探險也是源於一則引人入勝卻又隱諱的畸戀故事。早年,一位已婚育有子女的婦人愛上一名外村男子。在傳統的金門村落,不存在任何隱私情愛的可能性,這對畸戀男女只能約在午夜羊角窿偷偷相會,爬過羊角窿山路的人都會了解,這段山路有多麼漫長難行,更何況在沒有燈光的夜半時分行走。不論鄉里眼光或家庭壓力,這段畸戀都注定是痛苦無解,最後兩人決定相約午夜在羊角窿殉情。殉情當晚,婦人等孩子熟睡,梳妝打扮,就在準備出門時,熟睡中的幼兒突然驚醒大哭,婦人只好留下腳步哄孩子,這一哄讓婦人遲疑了,也難過了起來,最後婦人決定不出門了,留在這個家。而男子則在羊角窿苦等了一整夜,直到天亮才離去。
當年,我和兩位同伴都鑽進羊角窿,並在洞中待了一陣子,四處查找,看看能否發現先人留下來的蹤跡或武林秘笈之類。洞中潮濕陰暗,有一種海邊潮間帶的氣味,多年後我品嘗教皇新堡紅酒,才知道那是花崗岩風化後殘留的金屬礦物味道。洞頂岩縫滲入的少量光線經過反射交錯,形成特殊的光斑,陰暗中勉強可辨識洞內事物,四周岩壁還有許多牡蠣和貝殼,見聞了村中父老傳說太武山以前曾經沉沒於海中的軼事。
大學時讀地心歷險記,讀到主角們從火山噴發口進入地下坑道深處,對於凡爾納描述光線反射滲入地下巖穴和處於地底洞穴的幽閉感受,我將其映射到這段三位少年同伴的羊角窿探險記,竟然如此無縫貼切。
後來記憶逐漸淡忘,直到多年後在法國讀書時隨實驗室研究人員進入侏儸山區史前石灰岩洞探勘時,那種幽黑陰濕的氣味和以及岩頂縫隙透下的光線斑影,才讓我回想起金門太武山的羊角窿。
幾年前撰寫陽翟村史,曾經在整理家族神主牌和譜系表,發現幾個不同年紀的年輕人卻歿於明嘉靖三十九年同月同日,這就觸發了我的好奇心。查閱金門大事紀,這個日期正是明嘉靖三十九年劫掠陽翟的那一天。洪受在《滄海紀遺》的〈災變之紀第八〉這樣記載:
「明世宗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四月初二日(史稱庚申之變),倭寇攻打陽翟,陽翟村民組織武裝與倭寇大戰,敗,死者百餘人。於是,諸鄉驚危,村民竄匿于太武山石穴中。倭寇劫擄一鄉民作嚮導,在每一石穴的洞口放火焚燒,以煙燻鼻,洞中村民不堪忍受,或衝出洞口與倭寇搏殺,或趁亂逃離。成功逃脫者,相率躲入官澳巡檢敝城中,人數多達萬餘人。」
那是陽翟村史最慘烈的一天,倭寇來襲,村人所有年輕人聚而力抗,遇害者眾,譜系中列名的幾位年輕人就在其中。
所以當陽翟子孫像每一個小孩一樣問父母:「我是從哪裡生出來的?」陽翟父母回答卻跟其他父母不同,他們會說:「你是從太武山的石頭洞撿到的。」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