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更多的沉浸

發布日期:
作者: 蔡其祥。
點閱率:4,957
字型大小:

淡淡的霧氣在空中從容地游離,日子漸漸有了春意,對於吊烏的記憶變得越加鮮活,彷彿它依然存在於、應用於昨天。
在備課時,閱讀有關世界灌溉工程遺產的地理主題,「更好地保護和利用古代灌溉工程,挖掘和宣傳灌溉工程發展史及其對世界文明進程的影響,學習古人可持續性灌溉的智慧、保護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國際灌溉排水委員會(ICID)以此作為評選標準,選出並保存具有傑出普遍性價值的灌溉工程遺產。
懷揣文字,沿著記憶而上,我想起老家附近廢棄多年的吊烏。吊烏即是桔槔,春秋戰國就有此名稱出現,如《墨子‧備城門》:「頡皋即桔槔,一端懸石,用以起重省力之具。」《莊子‧天地》:「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用力甚寡而見功多。」「鑿木為機,後重前輕,挈水若抽,數如泆湯,其名為槔。」吊烏由吊桶、吊杆、吊秤、吊軸、吊樁和吊石構成,類似一個槓桿組合,在其橫長的竹桿中間由豎石柱支撐起來,橫桿的一端再用一根直的竹桿與汲桶連結,另一端則綁上一塊沉重的石頭。汲水時,就用力將直桿與木桶往下壓,汲滿後,讓另一端的重石下降,通過槓桿作用把井中汲水的木桶拉上來。
我把廢棄的吊烏周遭清整一遍,搬移吊柱下的垃圾、碎石、枯木,割除井邊雜亂瘋長的野草,清洗碾壓在井框上的厚重淤泥……。我還在雜草叢中發現一根躺倒的花崗石石柱(30公分×30公分×250公分),厚重又高大,其頂端有一個約長五公分大小的石孔,應該是吊烏最早使用的吊柱,因為某些原因被換成現存的水泥柱。坐在滄桑的石柱上,感覺有股濕潤在腳下的泥土裡冒出來,春風一來,我彷彿聽見從前吊烏的律動聲,那是舊有的打水方式被歷史遺忘的輓歌。
當我得知,浙江諸暨市趙家鎮的古井桔槔灌溉工程,被評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一聲驚喜立刻重重落在心裡:「前水頭也有碩果僅存的吊烏(桔槔)啊!」雖然已是殘留的潮潤,但是我的手心依然保有打水的溫存,這份溫存一直滋潤我的身心,不管歷經多少煎熬和枯竭,井水一點一滴的濕潤,始終是我的慰藉。
我的文字有金門這塊土地賦予的穩重,還有水源給的潤澤,井水(祖輩和父親皆請人開井,現在自有四口井,源源不絕)、泉水(將軍泉)、溪水(金水溪)、海水,都滲透在我的生命裡。慶幸找到了前水頭唯一的吊烏,在躁熱的日常,我一直在此整頓和記錄吊烏的相關資料。據文獻得知,前水頭是浯島水井口數最多的村落,我希望能讓更多的人重新想起或再次體會,前水頭聚落的井水和灌溉文化的意義。
吊烏曾經與我們息息相關,是農耕生活的泉源,也是文化渲染的開始。如今,諸暨的古井桔槔灌溉工程可以成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那麼前水頭這座被遺忘的吊烏,是否也可以從水利功能、水事活動、社會發展等方面,發展其中的歷史文化價值,還原取水文化景觀。
忙著整頓吊烏的我,突然感到自己渾身都濕透了,涼意徹骨,抬頭一望,幾隻鳥盤旋於落日餘暉之下。擦乾汗水,喝口熱茶,空中飄落毛毛細雨,我還捨不得離開,想起一首詩:「江邊日晚潮煙上,樹裡鴉鴉桔槔響。無因得似灌園翁,十畝春蔬一藜杖。」沉浸於此,我倚著吊烏的水泥柱觀天觀雲觀雨,再飲兩口茶,觀井水觀吊烏觀萬物。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