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陶塑金門

發布日期:
作者: 吳啟騰。
點閱率:831
字型大小:

日前本縣戶外教育與海洋教育中心為推廣海洋教育,特與金門陶瓷廠合作,結合金門在地陶藝特色亮點融入海洋教育課程元素,辦理「陶金初體驗」教師增能研習。並由該廠陳泓光課長擔任講師,以手捏陶的技法,讓沒有經驗的教師們體驗手作互動樂趣,以期將來可融入到各教學領域中,並結合海洋在地元素,教導學生們製作出獨一無二且具創意的藝術擺件。此活動引發我對陶瓷的多元利用之思考,並回想起小時候對陶瓷的感觸,特撰文分享。
因昔果山的土壤以紅土與陶瓷土為多,因此從小我就喜歡將土混水捏陶。陶瓷土通常存在於金門地質的金門層中,與紅土層間夾雜礫石或岩片而呈岩礫狀,且由石英砂或小礫石所充填膠著而成「吳須土」,因含有錳的酸化鈷土(又稱鈷土礦),古代金門人稱之為「碗青」。因都蘊藏於更新世沉積地層(1970年時由陳培源命名為金門層),這些沉積物質大部分來自大陸風化分解後搬運至此。根據歷史記載,自明代起,就有青花瓷釉彩的原料採自金門,由於數量稀少,到清朝時甚至有立碑禁止民眾盜採,可見這種釉土礦是非常珍貴的。我也是於民國74年(1985年)間從前花崗石場石永和場長提供市村毅(1943年)所研究的資料才知道,這也是引起我開始研究金門地質之動機,同時對金門古代九龍江河道之研究產生濃厚的興趣。因此基於這些既有資料,我做了一系列的田野調查及探討研究,例如「金寧地區地下水之調查研究」、「安美地區農地調查與土質探討」、「金門地區紅土礫層之分佈調查與研究」、「金門黑金─泥炭土之調查研究」,且均獲得全國科展前三名。
我在學校當老師的時候,也常鼓勵學生參加陶瓷廠所舉辦的假日捏陶之實作活動,讓學生認識金門在地傳統技藝與文化產業,並將陶藝課程融入到自己所教授的學科領域中。民國74年至79年我調任縣政府文教科時,每次有台灣來訪的教育部長官及教師、校長,參觀陶瓷廠是必要行程,琳琅滿目的各式陶瓷藝品,常令賓客們愛不釋手,爭相購買珍藏。另外,我在擔任校長時期,因推動環境教育,所以每學年都會在陶瓷廠舉辦戶外教育課程,讓學生們走出教室,接受多元的學習,傳承金門文化技藝。尤其台灣學校來交流時,也必定安排陶瓷廠參訪及實作課程。
金門陶瓷礦因含有稀少珍貴的吳須土而名聞全國,據傳現在之景德鎮尚保有金門吳須土的原料樣品,可知金門陶瓷的歷史是悠久的,金門陶瓷廠迄今已走過六十餘年,目前是全國唯一官窯,一路走來對金門陶瓷的文化保存與技藝傳承之貢獻甚大。因此,金門陶瓷的文化價值未來發展前景可期。
陳縣長曾於陶瓷廠六十年週年慶時表示,金門是一個富有悠久文化傳統和獨特地理環境的島嶼,金門陶瓷廠能以其精湛的工藝和卓越的歷史,演繹出一段島嶼工藝文化的輝煌篇章需要好好保存,藉由技藝的傳承、產品的優化,以及良好的行銷,讓陶瓷廠永續經營。現任陶瓷廠何桂泉廠長肩負傳承陶瓷工藝之歷史責任,也致力推動這些珍貴的工藝技巧得以永久保存和流傳,以期將來轉型成金門陶瓷博物館。
雖然當前陶瓷廠之經營面臨著瓶頸,但絕對不能輕言廢廠,由上述可知文化價值大於產業價值,若能將原有陶瓷館擴大獨立,可借鏡鶯歌博物館,成為金門特有的觀光景點,結合藝術人文歷史脈絡,畢竟我們還有豐富的陶瓷土蘊藏量,只是為了環境保育而停採。根據考證,金門之陶瓷產地遍及由東到西包括西洪、新頭、陳坑(成功)、瓊林、積果山(日劇時代對昔果山的稱呼,即白乳山一帶)及後埔、湖下西南海岸一帶……等地。若能靈活運用,金門未來在陶瓷文化的推展,將可媲美景德鎮及鶯歌等重鎮,因我們不但有戰地政務時期的全國名書畫家的陶塑作品,而且有模仿故宮的陶塑珍貴作品,這些都是全國獨一無二的陶藝文化,金門將擔負宣揚及傳承的時代任務。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金沙分銷處
    金門縣金沙鎮官嶼里官澳36號 金沙分銷處地圖
    0933-699-781
  • 金寧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武德新莊118號 金寧分銷處地圖
    0910334484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