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以中華民族認同鋪排兩岸和平新局

發布日期:
作者: 施志勝。
點閱率:3,353
字型大小:

即將接掌執政權的賴清德日前在民進黨中執會上主動地向對岸喊話,「由兩岸執政黨負責任的展開良性對話」,希望兩岸重視珍惜彼此的善意。賴清德「民共兩黨對話」的說詞是否經得起檢驗?第一個觀察點在於他520就職演說能否回歸到「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的文化認同,否則「民共對話」勢必淪為空談,兩岸關係也將延續蔡政府時代的一灘死水,甚至更加凶險。
四月上旬,前總統馬英九與大陸領導人習近平的「馬習二會」在北京舉行。習近平談話中,隻字未提「九二共識」,卻強調,「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他說,中華民族是世界上偉大的民族,創造了源遠流長、輝煌燦爛,舉世無雙的中華文明。同時,習近平已不再提「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論述,而是「兩岸同屬一個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表示台灣同胞也是炎黃子孫,都是中國人。這也是未來兩岸能否對話的前提。
當各界關注「中華民族」這個關鍵詞時,民進黨顯然堅持抱著台獨神主牌,不想認同是中華民族的一份子。陸委會副主委詹志宏說,「中華民族」是個「沒有必要的陷阱」,又說「炎黃子孫」只是中國古代的傳說,不必套在每一個人頭上,是將民族、國家、文化幾個「不相干的東西」,硬要扯在一起。識者皆知,這是民進黨一向最得心應手的反中套路。事實上,民進黨台獨基本教義派為了抗中,犯了邏輯思維的錯誤,他們把中國共產黨與歷史文化的中國和中國人畫上等號,而自外於中華民族,把老祖先留下的文化遺產幾乎棄而不顧。
日前,參加安溪同鄉會十四屆理監事就職及餐會,席中,任教於某知名大學的蔡教授(理事),十分憂心目下台灣青年人的國族認同問題;他說,李登輝時期推動教改下受教的年輕人(大約42歲以下的這一代人),大部分已經沒有中國人的認同,某次,他在課堂上講到中華民族五千年悠久歷史文化以及身為炎黃子孫的驕傲,學生回說他們是台灣人、不是炎黃子孫,這是政客藉教改暗渡陳倉「去中國化」帶來的影響。順著這個議題,同桌適有兩位祖輩福建安溪來台第三代的年輕人,我問他們自己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嗎?兩人口徑一致,都說自己是台灣人,不認同自己是中國人,最多可以接受「華人」的說法。
2014年反服貿學運落幕,我在中國時報時論發表了「獨化教育模糊了國家認同」一文,指出民國86年,看到國中一年級的外甥新版社會科《認識台灣─歷史篇》課本,其對台灣史觀的錯亂和對國家(族)的認同必然產生矛盾,預判甥、舅之間將來恐有一場國家認同之辯。現在的本國歷史教科書中,刻意切割了台灣與大陸的連結,淡化了漢人來台辛勤的開拓史,也扭曲了青年學子的歷史認知;把行之二十年的台灣史課綱視為台獨史綱,或稱之「台獨種子課綱」,實不為過。如今看來正是如此,教改貽禍子孫,莫此為甚!
「炎黃子孫」是海內外華人引以為榮的自我稱謂。習近平訴諸民族情,民進黨似乎不領情,民進黨與共產黨之間對中華民族立場南轅北轍,沒有民族認同的共識,那麼兩岸就沒有重啟對話的基礎;雙方如何從「炎黃子孫」的論述尋求理解、諒解的默契與互信,兩岸才有重回和平發展的可能,寄望賴清德以人民福祉為念,在中華文化共同根源的民族認同中,鋪排兩岸和平新局。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