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流離與落地:金門文學與文學金門的建構與延伸

發布日期:
作者: 楊樹清。
點閱率:3,072
字型大小:

「誰的土地,誰的家鄉:族群身分與成長記憶」,從2019看1949,《文訊》社長封德屏所召集的一場座談主題,橫跨70載的漫漫時空,產生了那些文學風景?2020年元月號《文訊雜誌》再將座談內容整理、推出《1949:流離與落地,之後》專題,「返顧1949,零落的姓氏結為蜜果,記憶的碎片拼寫畫面;經由書寫的還魂術,1949終成一株最遲盛放的曼陀羅」,「1949,是一趟飄搖的旅程,曾走過海洋與陸地,赴踏烽火與血荊,終於靠岸此島而落地生根。經過逾70載的光陰,血脈與姓氏已於不言中傳續……」,專題內容,有座談:坐下來與記憶對語;有書寫:時光家屋裡的風景;有對談:在此島和彼陸之間;有思索:1949是什麼樣的一年?帶來什麼生命改變?在流離與落地之後,身在台灣土地上的我們,可以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座談邀請了著有《1949禮讚》的學者楊儒賓,以及導演王小棣,作家袁瓊瓊、何致和、廖偉棠、管仁健、楊樹清等人混聲合唱,由楊宗翰主持,《文訊》經由個人與家族、島嶼、國族的連結,交響出1949的悲喜調。
1949的大撤退、大變動,對土地、族群,也對台灣、金門的書寫環境產生了改變。
千禧年過後的2001年2月16日,研究台灣文學史料的學者應鳳凰與我等同鄉出席在監察院由黃煌雄委員召開的「如何維護並傳承金門的閩南與戰地文化」諮詢會議,應鳳凰提出另一個須「維護」的金門資產,作家們「在金門時候寫的作品」、「寫有關於金門的戰爭或生活」的「戰地文學」是台灣文學一個被忽視的議題,她強調「談台灣文學而不提戰地文學,那這台灣文學就是不完整的」。她也呼籲要有計畫把軍旅作家的金門戰地文學保存下來,至少希望台灣「在編寫鄉土文學教材時,不要忘記有這麼好的金門戰地文學可以編入」。
鳳凰之聲被聽到了。2013年元月25日,國立台灣文學館揭幕《仙洲‧戰地‧曙光:金馬文學特展》,可以看到金馬作家的著作、手稿、文物,也可以讀到軍旅作家洛夫、過客詩人鄭愁予等人的作品,又搭配影像、歌謠的呈現,增添了展場的多元性與觀展的趣味性。特展的策展方向,並不是純粹以金馬在地作家為主的演出,而是試圖結合「金馬的文學」與「文學的金馬」兩大區塊,產生交集、碰撞,多方展現金馬的土地面貌、政軍變動,讓走過烽火離亂的金馬兩地文學見證和平的曙光,也能拉出超越一時一地的文學價值。
文學的金門,回到在地發聲。
2023年12月10日,石曉楓、吳鈞堯主編,中華筆會執行,金門文化局出版的《金門現代文學讀本:浯島潮聲+牧野篝火》新書發表,收錄小說、散文、新詩、報導文學共30家,包括朱西甯、管管、白靈、楊牧、焦桐等非金門籍、書寫金門的作家與作品,透過文本、作者簡介與賞析三種體例,介紹具有代表性以及與金門淵源深刻的作家。
跳脫讀本,書寫文學史。
2024年7月20日,黃克全主編,中華金門筆會策畫的《金門當代文學大歷史》正式出版,收錄33家,作家、中華金門筆會創會會長黃克全在思考金門當代文學的定位及其範疇後,將「金門文學」分為三個區塊:「金門僑鄉文學」、「金門軍旅文學」、「金門本土文學」;在〈流離共同體:《金門當代文學大歷史》〉總序中,黃克全點出《金門當代文學大歷史》選錄的作家,「基本上生活步跡落在金門近代史上最流離動盪的時代,尤其是金門僑鄉作家和金門軍旅作家,渠等在流離時代巨輪的傾軋輾壓下,一來一往,流離失所,靡不淒惶失措,誰能對他們的歷史時空下的流離經驗視而不見呢?」
黃序中亦述及一段讓他很有感的內容,2019年7月16日,台灣中文學會一行應金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之邀,舉行「台灣中文教研的困境與願景」金門論壇與「邊界文學與文化研討會」籌劃會議,清華大學教授楊儒賓後來在《國文天地》發表專文,以金門為「文化福爾摩沙」的產婆,「金門是激發台灣這座島嶼成為自為存在的另一座神奇島嶼」,又說金門為「文化福爾摩沙」的產婆是比照「文化中國」的提法……。
離島到群島的文學建構與想像。
「2021年台灣文學學會年度學術研討會: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想像」,10月30日在台中靜宜大學崇垣樓三樓國際會議廳舉行,壓軸場,台大台文所教授黃美娥主持,「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想像:從離島到群島」,孫大川,楊樹清,劉梅玉,楊雅惠,朱惠足參與座談,讓「離島」匯入「群島」,納入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建構。
這場文學會議,揭櫫、攸關著什麼是「台灣文學」的定義,以及學科知識邊界何在的問題,「而耐人深思處尚不僅於此,以目前所見多種文學史而言,討論範圍多集中於台灣本島自身現象與發展狀態,未能擴及金門、馬祖、澎湖,乃至於其他離島地區」,那麼,該如何建構和想像一部具有宏觀視野的「台灣大文學史」?文學政治與地理疆界關係要怎樣進行探討?從「島嶼」研究視角入手是否可行?走出台灣大文學史的建構與想像會議,黃美娥在台大開了門課「台灣島嶼文學研究」,課程中所謂的島嶼,主要指台灣,其次包含環繞附近的金門、馬祖、澎湖等各大小離島;來自黃克全的觀看,黃美娥教授把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納入議題,顯見為日後的「台灣大文學史」預留伏筆,或至少可說是「島嶼文學」和「台灣大文學史」二者相互唱和。
台灣大文學史的想像與建構,金門當代文學大歷史的流離與共同;金門的文學,文學的金門,有著無限想像、探索、延伸、發展的可能。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