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與燈謎共美 序《休閒賞蝶與腦力激盪》-賀孫金星、李建海、林光建新書
任職金門國家公園時,有一次參加自然生態研討會,在座談交流時,開放自由發言,場內有百多人,忽然有人站起來發言,談到鳥類生態,並提出他的問題,最後他報上自己的名字:「孫金星」,我這才忍不住尋著聲音望去,啊!真的是我的高中同學!自學校畢業後,各奔東西,那裡想到在台北十里洋場的都市相遇,彼此留下聯絡方式,因為我也賞鳥,隔年我們一起結伴到金沙鶯山廟賞鳥,我跟著他透過單筒望遠鏡,與鷸鴴科水鳥相見歡。
之後,每逢假期他回金門,我們便結伴跑田野,追著鳥蹤,金星興趣多元,他也賞蜻蜓、蝴蝶,我便跟著悠遊於其間,他攝影技術好,幀幀蝴蝶照片翩翩飛舞,我看了既感動又著迷,喜歡舞文弄墨的心,起了一波波的漣漪,一首首記錄蝴蝶生命的小詩,得以創作,並在《金門日報》、《環境資訊電子報》發表,當金星的蝶照被「金門文化獎」得獎人林馬騰老師看見,邀請他在家鄉「烈嶼鄉文化館」舉辦「蝴蝶攝影展」時,林馬騰老師鼓勵我的詩和金星的蝴蝶一起展出,之後,我們更一起申請金門縣文化局的補助,出版《蝶蝶不休-美麗的生命》一書,為生態記錄美好的一頁。
小時候,我很喜歡元宵節,可以提花燈,還可以猜燈謎,依稀還記得幾個朗朗上口、金門很在地的閩南語燈謎:
一區園仔鬆鬆
三朵花仔紅紅(猜佛前的器物)
謎底:香爐、香
紅燈火、鐵燈蓋
借汝摸、不通給阮打破(猜一水果)
謎底:紅柿
上開花下結籽
大人囝仔、愛呷啊死(猜一植物)
謎底:土豆(花生)
後來上學了,同學間就會用文字拆解來猜,如:
王先生和白小姐坐在石頭上(猜一字)
謎底:碧
升上高中,國文老師又教了一個新謎面:「黃絹幼婦,外孫𩐋臼。」(猜一成語)
黃絹即色絲,於字為絕,幼婦即少女,於字為妙,外孫即女子,於字為好,𩐋臼是搗碎辛辣食物的石臼,合在一起是「辤」字(「辭」的異體字)。
謎底:絕妙好辭
「謎語」原來是極講究謎格的,謎格據說自燈謎產生就有,經過不斷演變,謎格命名,明代整理時有所謂「廣陵十八格」,清代在《清嘉錄》中,則有二十四格,茲舉數例,如:
鞦韆格,別名轉珠格,謎底限定二字,兩字前後位置互移後,緊扣謎面。如:「驛外斷橋邊(鞦韆格)」猜體育項目,謎底:「木馬」。
捲簾格,謎底字數須三字以上。以倒讀意來扣謎面,例:
「函授」(打常用語一)
謎底:講信用(讀做「用信講」)
充滿腦筋急轉彎的謎語,同時讓中華文化五千年的智慧,展露無遺,令人著迷!
金星告訴我,他最近和同學李建海、林光建,著迷製作謎語,他說既可動腦,又饒富趣味,他們先是在通訊軟體LINE群組,彼此推敲、設計,興致高昂,他們不斷開發謎題的多元面向,其中包含了生活、環境、科技等,智慧藏其中,欲罷不能!
林光建和我也是高中同班同學,個性開朗、活潑,腦筋極好,後來在台灣的教育界奉獻,是杏壇獨秀,他喜歡動動腦、猜燈謎,我不覺意外,但李建海的參與其中,我非常意外,建海和我是小學同學,他住我娘家後面,我們這一屆小學同學感情特別好,每年還有同學會;他和金星都是理工男,卻對中華文化的鑽研如此著迷,可見值得分享大家。
該書的內容採用由淺至深的編排,從猜金門地名出題,其後則附正確答案,內容為金門縣政府民政處所列的傳統聚落,地名涵蓋金門的鄉鎮、村里、聚落、社區等,可說是一場深入金門在地的文化之旅;其次是猜四字成語,先猜答案中有「不」這個字,再來才進入猜四字成語;緊接著才是「捲簾格」的四字成語謎題,這類題目須要具有逆向思考的邏輯概念,才能猜對答案,是一種很好的邏輯訓練。
我的三位優秀同學希望一起來進行一場「腦力激盪」的猜謎遊戲,用現在的話語來說,就是一種「頭腦體操」,大家一起來動動腦吧!
希望藉由一本書的誕生,喚起大家對於中華文化精髓的熱情,動動腦、猜一猜!浸潤於文學的優美辭藻之中,打開《休閒賞蝶與腦力激盪》,豐富生命,開拓生活的多元,僅綴數語推薦與祝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