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錢塘江觀一線潮

發布日期:
作者: 洪玉芬。
點閱率:2,955

  他高大挺直的身影,走在前頭,後頭跟著我們老弱一群。這一群,有他母親、他愛女、他姨、他姨的朋友。日頭赤焰焰,連地上的影子都縮成一丁點。不一會兒,他便邁開大步伐,愈走愈快,愈走身影漸小。
  午後一點,高溫來到38度,晴空一碧,無雲且無風。這種打狗兒都不出門的天氣,只適合躲在冷氣房划手機。錢塘江浩瀚如海洋,堤岸範圍更廣,他開車載著我們,兜兜轉轉,繞道多回,為求覓最佳觀潮點。
  看潮的行人,絡繹於途,像朝聖般隆重。人群中傳出,潮來還要等上個把鐘。乍聞之,數百米的路徑,瞬間在小洋傘下,彷彿要走上一世紀。
  潮汐,來自大自然的奧妙。地球上的海水或江水,受到太陽、月球的重力以及地球自轉的影響,在每天早晚會各有一次水位的漲落,這種現象,早稱之為潮,晚稱之為汐。
  江南遊,沾牧羊女的光,她的外甥,久居華東的台商,識途老馬一路貼心安排。他帶領我們,四處玩耍,一團六人,七嘴八舌搶話講,無時無刻不說說鬧鬧,時而互相吐槽,時而相視大笑,把旅遊的歡樂發揮到極致。
  錢塘江觀潮,是無預期的行程,只因主人翁推薦得十分鄭重,也因對他的信任,心動與嚮往,油然而生。
  只是有點不明白,到了目的地,為何他要疾步快走,遠遠地把我們拋在後。
  天氣實在太燥熱,趕路中直覺冒起一絲念頭,「早知天熱如此,就不來了。」抬頭望著遠方的他,認真的態度,一陣赧然,這念頭便被強壓下去。
  不久,他變遠的身影又拉近了。原來,他領先的是為眾人覓得最佳視野的觀賞處,以及擇一處可遮陽避蔭的茶攤。這時才恍然他剛才不厭其煩地開車繞道,為的是找一個鄰近停車處,為我們省卻少走幾步路避免烈日曝曬。
  茶攤上,冰涼的礦泉水,滾落喉間,談笑風生再起,暑氣不知不覺退避三舍。
  一行人倚欄杆,注視著江水。熱氣,如絲如縷,綿綿不絕,自江心無聲地傳遞上岸。興許我們在陽光下站立太久,江水有感,突然以細微的聲音回饋,自遠方輕輕地、節奏似的響起。音雖微,撞擊心房卻如鼓聲「咚咚」猛響,人人臉上閃過一抹興奮的光彩,彷彿期待有大事將發生,屏氣凝神,傾耳細聽。聲響,不斷地由小轉大,由弱變強,如千軍萬馬,奔騰而來。這時人人如我,不光是興奮而已,而是心底被翻攪過一遍的震撼。瞬間,只見萬水高高築起成一線,迅雷似地崩落坍塌,洪流(氵凶)湧奔來,馬上趨於靜止。
  我們來得早,沒能看到據說農曆8月18日的錢塘潮最壯觀的一刻。那又何妨?這趟江南遊,又飛機又舟船又高鐵的,不遠千里而來,雖疲憊,我們有幸認識一個母慈子孝、堅毅、有愛的家庭。移動的家族,愈移愈堅強,從金門水頭村渡海來台,然後揮別親人隻身到大陸。銜命為產業開疆闢土,待落地扎根後接來家人異地裡一同生活打拚。歲月流淌,華髮已生,異鄉變故鄉,開枝散葉的家族,身上依然流露著祖先落番下南洋奮鬥的精神。
  一泓江水,潮至,急湍水流奔騰,潮落,平靜無波。人生際遇,莫不是如此。多少波瀾與浪潮,打在生命的肌理,能否穩穩地承接,或慘遭滅頂?不管結果如何,潮來潮去,浪潮退後,清風拂過山崗,歲月了無驚,正如他的寫照。
  (後記:日前,與牧羊女、姿慧一同遊江南,承蒙牧羊女之外甥崇錡熱情接待,暢遊江南人文風光,同時有幸認識了他來自一個堅毅的家庭,令人敬佩。)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