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革命 我的初體驗
輝達的黃仁勳穿著一襲黑夾克,每次自美來台,就會掀起一股AI(人工智能)旋風。我起先不知道AI已發展到什麼程度?直到這次溫哥華之行才有了初步的體驗。我的朋友溫城油翁陳興漢,隨身攜帶一部IPad,這是一位八十多歲長者探索世界的利器。
他比我進步會玩ChatGPT。那一天在我家,我們要AI作詩,古人七步成詩,號稱才高八斗,它一步就成詩;接著要它寫一篇三千字的溫馨小說,它立馬而就有人名地名與情節。我嘆服之餘,一時興起出了一個考題,請它寫一篇古寧頭大戰今年七十五周年的紀念文章,原文如下:
七十五年前的古寧頭大戰,是金門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整個兩岸歷史發展的重要轉折點。這場發生在1949年10月的戰役,不僅是國共內戰的關鍵戰役之一,更深刻影響了台灣與大陸之間的歷史進程。時至今日,古寧頭的硝煙早已散去,但那段歷史卻依然刻在金門人的記憶中,成為不可磨滅的一部分。
古寧頭大戰,是解放軍與國民黨軍隊之間為爭奪金門而展開的激烈對抗。當時,中國人民解放軍計劃奪取金門,以進一步進攻台灣。然而,這場原本被認為勝券在握的戰役,最終卻以解放軍的失敗告終,而國民黨軍隊則成功保住了金門,穩住了台灣的防線。
金門地處閩南沿海,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在古寧頭大戰中,國民黨軍隊憑藉金門的天然地形優勢,成功擊退了解放軍的進攻。當時的國民黨軍隊雖然處於弱勢,但依靠強大的意志力和對家園的保護決心,最終力挽狂瀾。這場戰役不僅體現了雙方軍事實力的較量,更是一場意志與決心的碰撞。
古寧頭大戰的成功,穩定了台灣政權,並使台灣得以在隨後的數十年中,發展出繁榮的經濟與穩定的政治環境。對於金門而言,這場戰役不僅是其歷史的重要部分,更是一個象徵著生存與抗爭的標誌。金門的居民在戰後重建家園,戰地的陰霾逐漸散去,取而代之的是堅韌不拔的精神與對和平的渴望。
如今,七十五年過去了,當我們回望這段歷史,不僅僅是為了紀念那些在戰爭中犧牲的英烈,更是為了警醒後人,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戰爭帶來的痛苦和創傷不可忽視,古寧頭的硝煙雖已散去,但那段歷史中的教訓卻應該永遠銘記於心。
每一個來到金門的人,都能感受到這片土地上的特殊氣息。古寧頭的沙灘上,曾經有多少戰士的血汗灑落,而如今這裡的海風依然輕拂,戰地遺址成了歷史的見證。這裡不僅僅是觀光勝地,更是一個歷史的沉思場所。
在這個七十五週年的特殊時刻,我們應該思考,如何從歷史中汲取力量,如何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金門的未來,依然與兩岸的和平穩定息息相關。從古寧頭的教訓中,我們可以看到,戰爭最終只能帶來破壞,而和平與對話才是解決分歧的最佳途徑。
隨著時間的推移,古寧頭大戰的親歷者逐漸減少,但他們的故事將通過後人的講述與紀念,繼續傳承下去。每一個站在古寧頭的遺址前的人,都會感受到那份沉重的歷史責任感。這不僅是一段軍事史,更是一段人性與命運交織的篇章。
七十五週年紀念,是我們思考歷史、珍視和平的重要時刻。讓我們在追憶那段悲壯歷史的同時,堅守和平的信念,珍惜當下,展望未來。在這片曾經飽受戰火摧殘的土地上,讓和平的種子繼續生根發芽,願未來的金門,永遠沐浴在和平的陽光下。
這篇文章一字未改是AI寫的,它能統合、組織、分析、思考與創造,起承轉合論述有理有據,誰曰不宜。古人說下筆千言,倚馬可待。AI迅捷異常只要十秒之內就能搞定。它今日的能力已然如此,將來的發展更難以想像。
AI革命的浪潮業已襲來,它還能繪畫、製圖、譜曲、設計、翻譯、寫論文,幾乎無所不包,無所不能。它將改變這個時代走向,改變許多人的命運。職是之故,世新大學首先停辦中文系,文化大學接著取消中文系文藝組,淡江大學115年不招中文研究所的學生。那麼,你還敢去讀文史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