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

行者無涯 快門人生

發布日期:
作者: 翁翁。
點閱率:2,843
字型大小:

秋冬交替時節,微雨中夾帶涼意,有風舒爽。從自強號列車出了車站,迎面而來是鄉鎮風味十足的宜蘭市,雖說市區但沿途路樹錯落,車稀人少,挺理想的午後時光。像是從勞勞碌碌的城市中,不經意踩入節奏緩慢閒適的小鎮,前方是吉米公園,我們沿著馬路,朝宜蘭美術館前行。
想起2017年夏天,攝影達摩鐘永和邀請我和薛少奇兄赴鄭州參加他受邀展出的《台灣鄉城素描攝影展》,那是我的河南初旅,理所當然就順道走看,直擊了渾濁的黃河鄭州段以及龍門石窟、洛陽白馬寺、皇帝故里等著名地標,是一次難得的無規劃行程。首要目的當然是參加攝影展的開幕式。主辦單位鄭州升達藝術館,除了規劃出寬闊的展覽專區,並且以貴賓之禮高規格接待。
期間,一位熱愛攝影藝術的年輕企業家,他在大陸多個省份經營連鎖旅店。取名「瓦庫」,專攻老建物改造,以文青風格重塑簡約時尚的設計旅店,並大量引用老瓦片為裝飾,頗具風格。因攝影結緣,他收購典藏了鐘永和一系列早期台灣影像,以手工沖印的銀鹽相紙作品,計畫將作品展示於各旅店供人欣賞。得知我們專程而來,特別招待入住鄭州市內的瓦庫,並派了司機帶我們四處遊覽。沾達摩的光,也感受到他的人脈與人緣,能在大陸攝影界擎起一方之位,確實不易,獲得青睞,邀展、典藏作品,更是際遇難得。
攝影達摩自有他的一套攝影理論,他師法自然,觀之取之,不在畫面做太多的佈局與設計。他主張隨心、隨意、隨手,毫不修飾的表現在他的攝影作品,令人佩服的是他鮮少使用廣角鏡頭,始終堅持著一貫的平行視角;無論拍景或人像,始終如一。對於大部分攝影人而言其實很難把持得住,廣角鏡具有強烈的戲劇性與視覺震撼魔力,容易創造出熱血賁張的畫面。但是達摩堅持他的誠實本色。以最貼近眼睛的角度,忠實地記錄了每一刻當下,人物紀實如此,他畢生紀錄台灣的心情也是如此。
2016年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台灣鄉城素描--鐘永和一甲子攝影展》,我在替大展設計作品輯時,曾就封面主圖和達摩有過討論,他選了幾幀得意之作徵詢我意見。幾經商議,最終我們選擇了一幀拍攝於宜蘭五結海邊的大場景; 遠天雲層、大海浪潮,沙灘上一群嬉鬧的少年,那是簡單無憂,樸實純真的年代,攝於1994年,已經是遙遠的三十年前的作品。我開玩笑問達摩,作品裡那些被記錄下來的男女老少、如果當下舉辦一次尋人啟事,應該少年已中壯,而那些阿伯大嬸恐怕都成仙了吧。他冷笑說,我這不也來到攝影一甲子的展覽了嗎。
鐘永和行事向來低調,但又不失為一位心思縝密的攝影工作者,他同時具備了藝術家敏銳的觀察特質,沉穩踏實、不卑不亢,廣結善緣。這應當與他早期在光華雜誌擔任攝影記者,踩遍台灣大小城鄉的閱歷有關,他因此完整記錄了超過半個世紀的台灣土地風貌變遷與人事百態,他平穩不顯張揚的特質,在攝影作品上一覽無遺。
火車與火車站是達摩鍾愛的題材,從他為數不少的作品中可以觀察到。大概是與火車的互動密切,他住汐止,靠近火車站,出入習慣搭乘火車甚至超過捷運。可以說從年輕當攝影記者,全台到處跑,累積最多的就是火車經驗。等火車、乘火車,一有機會就按下快門,火車拍的不多,倒是車站、車廂裡的旅人過客掠取的畫面多。從每個人的動作眼神,觀看人生,久了,也就深刻體會出一套人間百態的面向與道理。
今年七月在宜蘭美術館開展的《時光旅者--鐘永和台灣攝影展》期間,正巧我飛雲南參加文化交流行程,錯失了開幕式。為期四個月的展期飛快,回過神來,展覽已接近尾聲。達摩來電邀約,我無論如何都得專程去看展,達摩建議可以與張傳財兄一起搭火車到宜蘭走走,更提起了我的興致,畢竟距離上一次搭乘火車已經是大疫情之前的花東行旅。
由宜蘭美術館規劃的一系列在地藝術家返鄉展,規格慎重,美術館前身是台灣銀行宜蘭分行的老建物。改造過的美術展館室內格局與展場空間都相當寬敞明亮,上下二層樓,有足夠的觀賞距離與流暢動線,是趨近完美的場地。系統性的召喚優秀藝術家返鄉策展,宜蘭文化局的用心與誠意令人感佩,不僅提供完整的展場,包含作品沖印裝裱、文宣製作,乃至戶外大型廣告看板都完整施作,並印製了精美的畫冊。完美紀錄了在地藝術家畢生精華,更展現了屬於宜蘭人的自信與驕傲。

  • 金城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0號 金城分銷處地圖
    (082)328728
  • 金湖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山外里山外2-7號 金湖分銷處地圖
    (082)331525
  • 烈嶼分銷處
    金門縣烈嶼鄉后頭34之1號 烈嶼分銷處地圖
    (082)363290、傳真:375649、手機:0963728817
  • 金山分銷處
    金門縣金城鎮民族路92號 金山分銷處地圖
    (082)328725
  • 夏興分銷處
    金門縣金湖鎮夏興84號 夏興分銷處地圖
    (082)331818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