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軍報到華報:在台大台文所一場演講
12月2日,與出生於金門的江蘇人,父親孫煒(1929~2014)曾是《正氣中華報》副刊主編,在《世界日報》任職過的孫金君共同赴約台大台文所在324教室主辦的「亞洲視野的台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專題系列之「台灣與泰國:趙玉明和《世界日報》」演講,孫金君主講「無冕歌:趙玉明的泰國《世界日報》三十年」,我主談「從軍報到華報:趙玉明的《正氣中華》、《世界日報》時空軌跡」,這場由黃美娥教授主持的講座內容本屬小眾,但仍座無虛席,很多人只能擠到邊角,吸引了包括日本、韓國、香港的外系、外籍生及一般聽眾,詩人辛鬱夫人張孝惠,金門旅美科學家、作家陳漢平等人亦來聽講,兼誌念、致敬以一生歲月奉獻軍報、華報的報人、詩人趙玉明(1938~2020)。
金門曾經存在一份1949胡璉將軍自江西移來的軍報《正氣中華報》,泰國迄今仍有一份發刊超過一甲子的華報《世界日報》。兩地、兩報,並無直接關聯,因為兩個人,九三砲戰前後,三度金門,先後任職過《正氣中華》記者、編輯、副刊主編,《世界日報》總編輯、社長的趙玉明(一夫),以及設籍金門的現任社長邱光盛,意外產生了跨越國境、人與報紙的連結。
2024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大台文所教授黃美娥發表〈趙玉明與金門:從報刊編輯到文學創作〉論文,發掘、觸及孫煒、趙玉明在《正氣中華》等軍旅過客編副刊,聲息相通的年代,「因為王平陵號召台灣作家以『用筆支援前線』,故孫煒陸續收到不少作品,其中以詩作為多。原本,《正氣中華》想要開闢『莒光詩刊』而未果,但這次『副刊詩篇』卻能成形,應是趙玉明加入編輯陣容,且間接促成許多台灣詩人紛紛來稿,因從投稿者對象來看,頗多與趙氏原就有互動。例如副刊詩篇第一期便有紀弦〈袖珍詩論三則〉,副刊詩篇第二期則有覃子豪〈譯詩二首〉,而時在宜蘭的趙氏好友疾夫也寄來〈送出征〉之作。再者,1954年12月15日副刊詩篇第三期,有覃子豪所譯英國詩人丁尼生之作〈響啊!瘋狂的鐘〉、張秀亞譯司蒂文生作〈船兒去何方〉,以及孫煒和趙玉明聯袂拜訪公孫嬿邀稿而得之新詩〈金門之我〉。公孫嬿尚在該詩之末加一小記,言及二人過訪,行前特別叮囑為《正氣中華》詩刊撰稿,由此得以明瞭趙玉明此時已在協助孫煒副刊詩篇園地之事。值得說明的是,這個出現於金門《正氣中華》中的副刊詩篇,是由台灣和金門詩人共同灌溉耕耘,孫煒在第二期所撰〈園丁的話〉,特別指出『這一期本島的詩稿與台灣的來稿,是平均分配採用的』,如此自然是極為難得的文學現象,且由孫煒說明可知,此一園地旨於展現筆槍並用戰鬥力,如此恰恰看到了台灣與金門戰鬥文藝的連動面向,又因為島上和島外詩人作品的共同發表,故能形成一個詩歌交流分享平台,其後幾期副刊詩篇果然持續可見覃子豪、紀弦、黃荷生、蓉子、向明、張默等人作品刊於其中。其實,為此副刊詩篇園地感到興奮者,莫過於趙玉明。他除了邀請多位台灣文壇知名人士來稿,詩人自己早從副刊詩篇創刊號便即投稿。其所寫〈樂隊〉副標題就是『寫在副刊詩篇第一期!』」。這段敘述中,讓我們看到了熱血澎湃的文青孫煒、趙玉明對《正氣中華》的用心、用情灌注,在地的「軍中文藝」主力外,又打開另一扇窗,和外地作家有了互通,奠定了副刊的多元發展基礎,影響至今。
趙玉明回到台灣後,未離開報界,出任過《民族晚報》、《聯合報》總編輯,再遠征東南亞,前後任職泰國、印尼《世界日報》社長,長達30載海外歲月,享譽華人、華報世界。2015年回首來時路,總結一生,趙玉明出版回憶錄《筆墨因緣:大兵習文六十年》、《學徒辦報:泰國世界日報三十年》。我們讀到了輝煌的報人身世起點:金門、《正氣中華》。
土地荒瘠、耕稼不易,自明萬曆、隆慶年間起及至清道光五口通商,連鎖式移民,金門人大批「落番」下南洋,化身百萬金僑的僑鄉,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汶萊,乃至日本、香港、菲律賓、越南等域,處處有金門人的足跡、金門會館身影;惟獨金門與泰國,兩個地理區,欠缺歷史、文化與族群的交集;2007年以來,由國史館出身的董群廉主其事,金門縣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金門華僑,包括泰國口述歷史計畫,據姐姐洪春美嫁到泰國的隨行作家洪春柳觀察,因金僑資料零星,泰國有福建會館、台灣會館,但沒有金門會館,除了少數金僑寄身福建會館外,其他金僑甚少聯繫;也因華語的溝通有障礙,再因泰國的泰化政策執行徹底,華文教育中斷將近50年,大部分的金僑第二代已不會說華語。
位於泰國曼谷的中文報《世界日報》,創立於1955年,註冊發行人是世界報業有限公司,自1986年起成為台灣聯合報系的子公司,是泰國發行量最大、最廣的中文報紙,讀者來源是以福建、潮汕及台灣等華裔為主的旅泰僑胞。
曾任《聯合副刊》主任的詩人陳義芝觀看到,語言隔閡下,趙玉明土法煉鋼、開疆闢土,更曾邀請作家遠赴泰國,帶回專文,也在台灣發起泰北華裔募捐,「玉老在任何位子上,都能將事情做大」。
詩人背景,在《正氣中華》編副刊的趙玉明,深知無聲的文字卻是有聲的文學,到泰國、印尼掌《世界日報》,堅持開闢「湄南河」、「梭羅河」副刊版。到了2018年7月25日,泰國《世界日報》63周年社慶,歷任《聯合報》發行部總經理、北美《世界日報》加西社長、聯合報系大陸事務處總經理等重要職務,有豐富的媒體營運經驗的「新金門人」邱光盛接任社長。
趙玉明以30年投注、打下的基礎,泰國《世界日報》已是傳統僑社、旅泰華商、新移民的重要精神糧食,新社長邱光盛走過台灣、北美、大陸三地,了解各地環境不同,做法皆須因地制宜,任內持續了副刊,再結合過去經驗,力促泰國《世界日報》自我提升,提供讀者及泰華各階層更優質的多元化服務。
2020年4月9日,人尊「玉老」、「趙老大」的趙玉明先生在台北辭世,他為自己的92載人生一筆揮下,「青春歲月英雄夢,筆墨因緣無冕歌」。
與孫金君在台大台文所一下午、3小時演講,原本顧慮講題學術,非我們所長,如何讓金門與泰國,軍報與華報產生有故事有溫度的對話,又為避免重複,與金君多次演練,互傳、修正講稿及PPT;在會場安安靜靜、從頭聽到尾的老鄉陳漢平博士回美前,給了則美好的「回饋」:「那天的場景,是學術界、校園裡很親切的場面,令我回想起在校園裡、研究所中的回憶,大家都有渴求知識的心,甚為可喜可愛」,「樹清兄守護金門、守護文學,令人讚佩感動。演講十分精彩,內容豐富,極有意義」。